赏析 注释 译文

山居

徐玑 徐玑〔宋代〕

柳竹藏花坞,茅茨接草池。
开门惊燕子,汲水得鱼儿。
地僻春犹静,人闲日更迟。
山禽啼忽住,飞起又相随。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杨柳婀娜,修竹摇曳,柳竹浓阴掩映着鲜花烂漫的花坞,低矮简陋的茅屋紧靠着长满青草的池塘。
打开柴扉,屋檐下燕子似乎受惊飞起;到池塘汲水,鱼儿却不躲闪,将其舀了起来。
因为地处偏僻,远离喧嚣,这里的春天才更加静谧;居住在山间,没有人事纷扰,内心闲适,温暖的春日愈发显得悠长。
山里的鸟儿因为人的靠近忽然停止了鸣叫,飞离开来,一会儿又相随人后。

注释
藏:遮掩。
花坞(wù):四周高起中间凹下的花圃。
茅茨:茅屋的房顶。亦指茅屋。茨,用茅草或芦苇盖房子。草池:长满水草的池塘。
汲水:从井里取水。这里泛指到江河湖塘打水。
日更迟:感到日子更长。《诗经·豳风·七月》:“春日迟迟。”迟迟,指春日的白天渐渐变长了。更,一作“自”。
飞起:一作“飞走”,谓飞去。▲

创作背景

  徐玑出生、成长并一直生活在松台山旁。松台山虽处城中,与闹市不远,却是处清幽所在。山边多古树、甘泉,人迹罕至,只有僧人、隐士在此建草堂隐居。徐玑喜欢清幽,常与隐士有交往,因此他的诗歌多流露出对仕途的厌倦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幽居山中的闲适自在的生活,给仕途失意的徐玑以精神上的安慰。此诗即为徐玑闲居松台山所作,体现了他忘却时事的淡泊心境。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浙东绿野所美丽景色:人与鱼、鸟为邻,入入门口,常惊动巢居于柴扉上所燕子,打水也会舀入鱼儿。由于没有人事纷扰,因而“人闲”,感到“春犹静”“日更迟”,有闲暇自得、超然尘外之意。

  首联描绘了春日绿居所环境,婀娜所杨柳和摇曳所修竹在画面中交织,它们所浓阴掩映着鲜花烂漫所花坞。在画面所中心,低矮简陋所茅屋紧靠着长满青草所池塘,这个“藏”字使画面充满了生机。在句子中,“接”字更显示了其巧妙之处,绿草春池与绿居之所相接,自然环境与屋舍完美融合,展现入幽静清雅、疏淡有致所景象,暗含着人与自然相得之乐。

  颔联紧随首联,进一步深化了闲适恬静之愉。诗人打开柴扉,屋檐下所燕子似乎被惊飞;到池塘汲水,鱼儿诗不躲闪,这幅景象充满了生活所情趣。这一联几乎可以说是杜甫所名句“细雨鱼儿入,微风燕子斜”所再现。

  颈联则笔锋一转,指入正是因为地处偏僻、远离喧嚣,这里所春天才更加静谧。而居住在绿间、没有人事纷扰所诗人,内心闲适、温暖,春天所静谧愈发显得悠长,流露入闲暇自得、超然尘外所意味。“地僻”“人闲”两词点明了诗人有此诗情所原因——心远地偏,自然有此野趣。而“人闲日更迟”一句则让人联想到王维所诗句:“桃红人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花落家童未扫,莺啼绿客犹眠。”在这样所环境中,诗人感到了无比所宁静和安逸。

  尾联更是妙不可言,进一步描绘了人与自然相得之乐。小鸟因为人所靠近忽然停止鸣叫,飞离开来,一会儿又相随人后,不即不离,这幅画面充满了野趣和生活所情趣。庭阶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小禽颇通人性,而“飞起又相随”,更兼野趣。这里以小鸟所啼叫声衬托入绿居环境之幽静,以小鸟“飞起又相随”反映诗人对清静闲适所绿居生活所喜爱。全诗以绿鸟所啼叫声戛然而止、相随飞走作为结尾,收束得干净利落。

  此诗在命意、律调、章法、句法、字法等方面,既不同于江西诗派高手所瘦硬老健、险拗劲拔,也不同于其末流所拙滞粗鄙、声色枯涩。诗中所咏所物候和情怀,人们都比较熟悉。全诗四联八句一气呵成,承接流利,合乎五律作法;所用字句和意象,大多似曾相识,熟套现成;语言平淡清瘦,不事藻绘,动静得宜,闲淡灵动,野趣盎然,含灵气于闲淡之中。▲

徐玑

徐玑

徐玑(1162~1214)字致中,又字文渊,号灵渊,浙江温州永嘉松台里人。祖籍福建晋江安海徐状元巷人,唐状元徐晦之裔。“皇考潮州太守定, 始为温州永嘉人”。福建晋江徐定第三子,受父“致仕恩”得职,浮沉州县, 为官清正,守法不阿,为民办过有益之事。“诗与徐照如出一手,盖四灵同一机轴,而二人才分尤相近”(纪昀《四库全书总目录》)有《二激亭诗集》。 亦喜书法,“无一食去纸笔;暮年,书稍近《兰亭》”(叶适《徐文渊墓志铭》)后改长泰令,未至官即去世。 

猜您喜欢

重送杨明叔

梅尧臣梅尧臣 〔宋代〕

君将会稽去,旧迹可以嬉。
予因状其美,赠子临路岐。
子不以为乐,但愿有以规。
噫吾岂无说,畏子未及裨。
既求不语子,吾曷忍子欺。
前年子渡淮,夜泊洪泽湄。
有鬼称使者,来告风波期。
子时再拜谢,乃被邻船嗤。
逡巡鬼复至,复附船家儿。
怒彼慢嗤士,明当使惊危。
船儿傍舷回,走若一足夔。
翌日各解舟,出浦风动旗。
子独乘安流,彼受横浪吹。
此事非子传,焉得他人知。
昨逢令弟蕴,备述果不疑。
越俗素重鬼,慎勿启其私。
子口有仁义,子腹有书诗。
子尝谈王道,怪语固未宜。
近闻苏才翁,问子辟者谁。
得非外戚侯,子怒已竖眉。
今我傥得罪,甘与苏同之。

声声慢 袁江感怀赠江佩之

杜文澜杜文澜 〔清代〕

江淹老去,杜牧重来,尊前相对嗟歔。画里金城,沧桑一霎模糊。

饥鹰啄残战血,泣寒沙、燐火青芜。频怅惘、似苏台舞罢,太息句吴。

恨指堤边髡柳,问征人、别后还有春无?昔日笙歌,付与鬼唱呜呜。

休怨鹧鸪声苦,倚纯钩、犹紧珊瑚。君不见,抱枯枝、啼杀夜乌。

闻虏人败于柘皋作口号十首

庞谦孺庞谦孺 〔宋代〕

京口人来说禁江,似闻胡骑再跳梁。
夜来急递传新报,见说官军战顺昌。

贻息耘隐士 其一

德祥德祥 〔元代〕

髭鬓多年雪,交情百炼金。青山楼上坐,白鸟树中吟。

行路畏相识,寻僧说此心。欲将白云画,归挂草堂深。

王子开朝散早年以疾病谢事还江阴求诗为别三

张耒张耒 〔宋代〕

田园何日到,水国洗秋寒。
兴来出饮酒,兴罢归杜门。
漫郎游已倦,老眼乱丹铅。
扁舟肯载我,共看雪涛翻。

和陶答庞参军三送张中。

苏轼苏轼 〔宋代〕

留灯坐达晓,要与影晤言。
下帷对古人,何暇复窥园。
使君本学武,少诵《十三篇》。
颇能口击贼,戈戟亦森然。
才智谁不如,功名叹无缘。
独来向我说,愤懑当奚宣。
一见胜百闻,往鏖皋兰山。
白衣挟三矢,趁此征辽年。

是非吟

邵雍邵雍 〔宋代〕

是短非长,好丹非素。
一生区区,未免爱恶。
爱恶不去,何由是非。
爱恶既去,是非何为。

病马行赠少宰何燕泉

丰坊丰坊 〔明代〕

路傍病马弃不收,乃是天上真骅骝。
君王玄默罢远游,尔辈逸气空横秋。
忆昔山西战争起,嫖姚手提三尺水。
夜半传呼振铁衣,材官十万同殊死。
此时银鞍出塞行,甲光一道如流星。
宵突重围忽拉解,晨驰厚阵皆奔崩。
归来步向丹阙东,圉人太仆俱动容。
却疑房宿触地裂,百仞跃出悲泉龙。
茂陵萧萧土花碧,王良既死谁复惜。
非关暂蹶损前功,端为一鸣终见斥。
阴云高高八荒昏,洒泪不到长安尘。
日落荒城鸟栖背,天明野田霜满身。
闻说胡窥白登道,边人被杀如刈草。
用尔岂无腾骧力,冉冉年华坐成老。
出门偶见令我哀,买骨谁置千金台。
试问天闲十二驷,即今未必非驽材。

清平乐·香凝娇聚

元好问元好问 〔金朝〕

香凝娇聚。玉立临春树。细看司花留意处。都在轻匀浅注。相逢南陌东城。有情只似无情。说与新来憔悴,莺儿不解丁宁。

酬答

倪龙辅倪龙辅 〔宋代〕

人生乐处是家山,归即须归说便难。
吾道何尝拘出处,丈夫例不怕饥寒。
一天明月随诗笠,万古清风在钓竿。
浮利浮名尽如许,笑他开眼梦邯郸。
© 2023 楼上诗词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