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之仪〔宋代〕
耿耿万里心,振衣常夜半。明星当户高,仰首每自叹。
是身固虚空,殆将等閒玩。永怀一寸光,有之讵能散。
南山富蕨薇,采采宁待伴。不愧郢中曲,谁报青玉案。
千载北窗风,郑声何可乱。子职若崎岖,垢指宁与盥。
我惭老更拙,欲和知良难。但能袭馀尘,未易窥重关。
路年与君俱,才此意少宽。奈何舍我去,鸿鹄随骞抟。
岑楼起肤寸,万仞始一拳。知君未易量,愿君更加餐。
亲发日益白,何以为亲欢。以义不以时,吾君正求贤。
只欠明光宫,峨峨望君冠。
李之仪
李之仪(1048~1117)北宋词人。字端叔,自号姑溪居士、姑溪老农。汉族,沧州无棣(庆云县)人。哲宗元祐初为枢密院编修官,通判原州。元祐末从苏轼于定州幕府,朝夕倡酬。元符中监内香药库,御史石豫参劾他曾为苏轼幕僚,不可以任京官,被停职。徽宗崇宁初提举河东常平。后因得罪权贵蔡京,除名编管太平州(今安徽当涂),后遇赦复官,晚年卜居当涂。著有《姑溪词》一卷、《姑溪居士前集》五十卷和《姑溪题跋》二卷。
五帝本纪赞
司马迁 〔两汉〕
太史公曰:学者多称五帝,尚矣。然《尚书》独载尧以来,而百家言黄帝,其文不雅驯,荐绅先生难言之。孔子所传《宰予问五帝德》及《帝系姓》,儒者或不传。余尝西至空峒,北过涿鹿,东渐於海,南浮江淮矣,至长老皆各往往称黄帝、尧、舜之处,风教固殊焉。总之,不离古文者近是。予观《春秋》《国语》,其发明《五帝德》《帝系姓》章矣,顾弟弗深考,其所表见皆不虚。书缺有间矣,其轶乃时时见於他说。非好学深思,心知其意,固难为浅见寡闻道也。余并论次,择其言尤雅者,故著为本纪书首。
病中和黄道元至日禅寺梦愁诗
袁宏道 〔明代〕
一番花信又成春,百结枯肠万转轮。铃下久停辰后版,功曹空阁案间尘。
消愁莫问弓蛇影,对境聊观梦幻身。宫缕添来非我有,秪应添得与游人。
和黄临海咏雪
陈耆卿 〔宋代〕
送除景说归三衢
高斯得 〔宋代〕
夜坐听沅江水声二首 其二
王庭圭 〔宋代〕
水急滩高欲倒倾,来如万鼓绕山鸣。奔流更借洞庭阔,飞浪朝宗壮此声。
至正壬辰之春余卧病始起遭时多故奔走山谷间
胡翰 〔明代〕
公廨莲池
曾几 〔宋代〕
依韵和僧说夏日闲居见寄
梅尧臣 〔宋代〕
出山相赞 其一
释心月 〔宋代〕
道无修證,入山何为。法无去来,出山何之。黄金屋宅草离离,天上人间说向谁。
西湖游上人相访於白沙翌日如金山求诗
章甫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