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绂〔明代〕
王绂
王绂, 明初大画家,擅长山水,尤精枯木竹石,画竹兼收北宋以来各名家之长,具有挥洒自如、纵横飘逸、清翠挺劲的独特风格,人称他的墨竹是“明朝第一”。永乐元年(1403年)开始参与编纂《永乐大典》。永乐十年拜中书舍人,派往北京,从事迁都的筹备工作。永乐十一年、十二年,两次随明成祖朱棣北巡,期间创作著名的《燕京八景图》。他绘画擅长山水,尤精枯木竹石。其山水画兼有王蒙郁苍的风格和倪瓒旷远的意境,对吴门画派的山水画有一定影响。但他不肯轻作山水画,故后人有“舍人风度冠时流,笔底江山不易求”的诗句。
奉使契丹二十八首 次莫州通判刘泾韵二首
苏辙 〔宋代〕
题大着肚并引 其一
周紫芝 〔宋代〕
平生颇笑王会稽,坦腹惊动郗家儿。暮年羞涩为怀祖,计较毫末如儿痴。
嵚𡼭更诮周郎鄙,自说空洞终何为。达人大观无不可,无盐未必非西施。
了知倚杖清言者,外示夷旷中难窥。不如此老身如寄,万事模棱真得计。
掉臂行歌眼看天,拥膝长吟腹垂地。羞遣家奴捧玉环,肯为门生作经笥。
白肥如瓠君莫轻,终年贮酒真酒罂。结喉道士倘复见,敢托石鼎讥彭亨。
依韵和吴正仲赤目见寄
梅尧臣 〔宋代〕
凤凰台晚眺
刘克庄 〔宋代〕
挽左相京太师四首
舒邦佐 〔宋代〕
满江红 次韵答畅泊然
刘敏中 〔元代〕
挽江惟志学佛坐解 其二
蓝智 〔明代〕
适世谁知隐者庐,闭门自译化人书。勤修真观宗天竺,倦送才名入石渠。
同郡每询为况好,昨朝传得讣音初。衰容未悟无生理,霜木晨星百感馀。
用前韵作雪诗留景文
苏轼 〔宋代〕
答汤升伯因悼紫芝
次韵蒋德言游太白玉几两山
楼钥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