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杂兴 其一

敖陶孙 敖陶孙〔宋代〕

凉飔动空谷,振我庭树枝。鲜荣忽颦蹙,颜色惨不怡。

节序一如此,明当戒裘衣。寒虫劝机杼,敦迫不贷时。

汝意固可尚,我机坐无丝。

敖陶孙

敖陶孙

字器之,号臞翁,一号臞庵,自称“东塘人”。淳熙七年(1180年)乡荐第一,客居昆山。在太学,曾写诗送朱熹,又作诗悼赵汝愚,忤韩侂胄。庆元五年(1199年)进士。历任海门县主簿,漳州府学教授、广东转运司主管文字。因临安书商陈起刊刻《江湖集》受株连贬官。官至温陵通判。宝庆三年(1227年)卒。著有《臞翁诗集》2卷,收入《南宋群贤小集》。《江湖集》、《江湖后集》可见其佚诗。

猜您喜欢

答江似孙谢遗锦衾

程嘉燧程嘉燧 〔明代〕

曾无文绮赠交欢,聊尔同裯恋一寒。长枕正思裁十幅,高眠尽可拥三竿。

休嫌吟苦蒙时污,应笑书痴画处刓。博得新诗酬锦段,衙斋传比练裙看。

文殊为龙女说法赞

释了惠释了惠 〔宋代〕

作狮子吼,震龙王宫。
说者如哑,听者如聋。
清凉山顶照明月,无垢世界生清风。

感事

石介石介 〔宋代〕

吾赏观中夏,地平如砥石。
幅员数万里,车马通辙迹。
帝宅君土中,紫垣当辰极。
长江断其南,绝塞经其北。
东海西流沙,天为限夷狄。
三代千馀年,天子虽务德。
实以险为恃,四夷皆潜匿。
汉唐德稍衰,地胜岂殊昔。
暂来还亟去,不敢窥城壁。
石晋一失谋,六州沦胡域。
天地破扃鐍,山川无阻阨。
贻尔子孙患,固知非远策。
桓桓周世宗,三十纂尧历。
一岁破河东,刘崇丧精魄。
再岁复秦凤,不庭自柔格,
三岁出南狩,王师拯焚溺。
江北十四州,取之如卷席。
四岁征关南,曾不发一镝。
三州相继绺,德声畅蛮貊。
李昪请臣妾,钱鏐修贡职。
帝欲因兵锋,乘胜务深击。
直取幽州城,拓土开疆场。
重收虎北口,复关闭寇贼。
是时战屡捷,六军气吞敌。
平吴如破竹,成功在顷刻。
惜哉志不就,暴疾生中夕。
帝宋承大宝,声名发丕赫。
全蜀献土地,举吴上图籍。
荆潭与瓯闽,助祭来匍匐。
开城纳江浮,御楼受晋馘。
区内一正朔,六州独割剔。
愤愤柳崇仪,才宏包旦奭。
生长在河朔,耳目熟金革。
旗鼓朝治兵。酒肴夜结客。
握臂说心诚,倒囊推金帛。
客以豪杰士,遇侯颇感激。
往来达厥诚,生死顾效力。
万德纳我说,洞然绝嫌隙。
事成已有萌,侯去何云亟。
豪杰夜空回,账中屡欢息。
我鉴此二事,天意终难测。
抚卷一感伤,两眼泪潸滴。

东寺诗僧照上人???访予於普明寺,赠以诗

杨万里杨万里 〔宋代〕

故人深住白云隈,欲到何因只寄梅。
岁晚观山吾独立,泥中骑马子能来。
转头不觉三年别,病眼相看一笑开。
说似少陵真句法,未应言下更空回。

清平乐 夜宿奉先,与宗人明道谈天坛胜游,

元好问元好问 〔金朝〕

中元日,藏金华丹经於天坛石室。中兴乱后人得之,字画如洛神赋,缣素亦不烂坏。予於山阳一相识家尝见之丹书碧字。细说金华事。试问谁边堪举似。除却青莲居士。胎仙八表冷风。争教低首樊笼。梦里云装烟驾,倚天坛影西东。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师说

韩愈韩愈 〔唐代〕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访李岣嵝山人于灵隐寺

徐渭徐渭 〔明代〕

岣嵝诗客学全真,半日深山说鬼神。
送到涧声无响处,归来明月满前津。
七年火宅三车客,十里荷花两浆人。
两岸鸥凫浑似昨,就中应有旧相亲。

偈颂一百六十首

释宗杲释宗杲 〔宋代〕

福城东有大长者,居福城东海屿上。
於不思议尘劫中,承事供养无数佛。
善哉长者世希有,如优昙华时一现。
发启广大真实心,创无佛处阿兰若。
若昔智人建梵刹,折草插地即成就。
此心坚固等须弥,或赞或毁不扔动。
魔王军众数甚多,睹兹殊胜自摧伏。
长者视身如浮云,变灭须臾不长久。
当生佛国时节来。撒手便行不回顾。
有子遵义起其家,志愿身心俱及第。
仁者则寿语不诬,当知今亦未尝死。
我来居是阿兰若,不见长者生遗恨。
故说此偈聊发扬,同住如来寂灭海。

陟驼巘

卢方春卢方春 〔宋代〕

雨凉陟驼巘,转历九十折。
短竹亦自阴,小家亦自洁。
寻草补断蹊,行人以旱说。
农哭眼睛落,天懒霹雳歇。
斯民谓天懒,对此予心热。
凭高览清旷,一峰一气结。
峰下桔槔人,踏水脚如血。
短短赤赤秧,传供毒蝗舌。
太息重凝眸,青青天骨出。

题进月堂

杨简杨简 〔宋代〕

我有一轮月,不圆又不缺。
更无昼与夜,光耀常洞彻。
纵有蔀屋遮,亦莫之閒绝。
将此之为烛,难作进退说。
© 2023 楼上诗词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