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炎昶〔宋代〕
一身兼百虑,旱暵最关心。稻穫饥逾甚,民贫祸转深。
偷生庸可必,此咎杳难寻。苦被浮云恼,时时谩作阴。
汪炎昶
汪炎昶(一二六一~一三三八),字懋远,婺源(今属江西)人。幼励志力学,受学于孙嵩,得程朱性理之要。宋亡,与同里江凯隐于婺源山中,名其所居为雪瓷,自号古逸民,学者称古逸先生。元惠宗至元四年卒,年七十八。有《古逸民先生集》二卷。事见本集附录《汪古逸民先生行状》。 汪炎昶诗,以《宛委别藏》本为底本,并新辑集外诗编为一卷。
偈颂一百一十七首
释绍昙 〔宋代〕
耕乐诗四首
袁甫 〔宋代〕
圭山主送兰笋寻十年前旧诗韵用以寄之 其二
韩淲 〔宋代〕
十年作别信多时,失喜寻思得旧诗。和韵且寻人寄与,不同香味两相知。
赐方教授诗(三首)
朱椿 〔明代〕
逍遥咏
宋太宗 〔宋代〕
无题五首 其三
袁凯 〔明代〕
羊车行乐处,歌吹隔萧墙。赖有邻房女,时来说故乡。
采桑子·内容未显名先显
马钰 〔金朝〕
瑞鹧鸪
佚名 〔宋代〕
五月一日过贵溪舟中苦热
杨万里 〔宋代〕
山堂晚晴观楫儿作字
陆深 〔明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