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观经颂·中品下生

释遵式 释遵式〔宋代〕

孝养父母行仁义,临终复遇善知识。
广说弥陀大愿因,屈伸臂顷生彼国。
释遵式

释遵式

释遵式(九六四~一○三二),俗姓叶,字知白,天台宁海(今属浙江)人。少投东山义全出家,太宗雍熙元年(九八四)从宝云义通受业。淳化初,居宝云讲席。真宗咸平中,归天台。大中祥符中,历居景德寺、杭州昭庆寺讲席。后居复兴故天竺寺,赐号慈云。著《净土忏法》、《金光明》、《观音》诸本忏仪行世,又号慈云忏主。仁宗明道元年卒,年六十九。

猜您喜欢

秋丁卧堰合楼

艾性夫艾性夫 〔元代〕

忆得年时此倚阑,日边指点说吴山。
舟移半夜成虚梦,人负斯楼亦厚颜。
槐古不知花几度,城颓空护屋三间。
追思往事浑无寐,寂历虚檐月半弯。

次韵观月

陈师道陈师道 〔宋代〕

风云随落日,河汉欲回天。
隔巷如千里,还家已再圆。
帘疏分细细,江净共娟娟。
他日吾何适,听诗说去年。

南乡子·斜月半胧明

王鹏运王鹏运 〔清代〕

斜月半胧明,拣雨晴时泪未晴。
倦倚香篝温别语,愁听,鹦鹉催人说四更。
此恨拚今生,红豆无根种不成。
数遍屏山多少路,青青,一片烟芜是去程。

南歌子

刘辰翁刘辰翁 〔宋代〕

搔困麻仙爪,含暄忍客衣。夜长窗月露成帏。不说明朝风雨、自当归。

杨日新用所赋月壶韵作诗见寄依韵复之 其一

程洵程洵 〔宋代〕

霜凋群木雁横空,宴坐茅茨促膝容。忽有新诗来眼底,巉临绝岸倚孤峰。

题大龙寺

王之道王之道 〔宋代〕

万松邀我上崔嵬,入寺山屏次第开。
无说欲知真说法,松声还送出山来。

送吴太博赴莆中

杜耒杜耒 〔宋代〕

贵为五马只儒酸,都说先生大耐官。
去国十年虽已久,爱君一念不曾寒。
定知前辈如公少,好与今人作样看。
归日不须囊薏苡,以书堪录荔堪乾。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长相思·花似伊

欧阳修欧阳修 〔宋代〕

花似伊,柳似伊。花柳青春人别离。低头双泪垂。
长江东,长江西。两岸鸳鸯两处飞。相逢知几时。

摸鱼儿 扬州

吴存吴存 〔元代〕

笑风流、少年杜牧,如今双鬓成雪。来寻豆蔻梢头梦,二十四桥明月。

人事别。把故国兴亡,欲问无人说。淮云万叠。但雨外疏钟,烟中断角,到晓共呜咽。

芜城外,几树西风落叶。销磨多少豪杰。平山堂上朝中措,天载妙音几绝。

歌一阕。怪水部、梅花怪我心如铁。才情未竭。待跨鹤重来,缠腰半解,一奏玉笙彻。

送僧自总

王令王令 〔宋代〕

吾病不喜语,客来佰寒暄。
颊舌且不能,况事交字间。
彼总乃吾旧,不见今三年。
一日踏我门,告我将南迁。
问之行所止,其去何由缘。
言方学从师,惜以日月闲。
将求佛所宗,就乞世未传。
浮舟江海波,蹀屣山岳颠。
行方极所到,未可岁月还。
谓余昔同游,当得送以言。
噫佛与吾学,两分不相全。
今余与子遇,无异东西辕。
共憩中道间,邂逅相留连。
我驾志在远,子驱良亦遄。
吾终不尔从,尔终不回旋。
两各剧所勤,相远日益悬。
又出所为文,要我加量铨。
荧荧掇其英,晔晔粲满编。
惜哉不经师,如珠莫钻穿。
虽有可宝资,终以无用捐。
吾观古人书,盖亦不但然。
道德蔼於中,口实助使宣。
岂有拔其根,而望华可搴。
不知源所来,何用其流沿。
人材苟不长,得一且可专。
六经众子文,其治自足观。
身当圣人时,来学浩万千。
独颜才庶蔑,他固未可肩。
人有老於行,不闻可逃天。
子何不从此,去就异说挛。
弗思自解纵,又欲引世缠。
常观己论徒,耻出妻子前。
彼髠以为羞,尔以为忻懽。
生弃父母养,士得执以鞭。
彼为则遇刑,尔还自称贤。
羞恶所不存,尔说尚何先。
予欲收子身,解去子所牵。
浴以青冷波,佩以兰与荃。
相从中道驱,障塞异道偏。
爱之幸其听,不听诚可怜。
© 2023 楼上诗词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