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唐代〕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次韵和仲咸感怀贻道友
王禹偁 〔宋代〕
八月二十四日同审知登塔山用审知前载九日留
赵蕃 〔宋代〕
金刚随机无尽颂·威仪寂静分第二十九
释印肃 〔宋代〕
送王敬之行人使高丽
王缜 〔明代〕
使君一点度辽城,千里騑騑四牡轻。玉节遥从天上至,锦袍偏照海边明。
山围城郭玄菟在,江定风波绿鸭平。想得少年惊绝域,半誇麟凤半蓬瀛。
陪郡侯出郊劝农六绝
洪咨夔 〔宋代〕
竹
蔡槃 〔宋代〕
呈古洲老人
华岳 〔宋代〕
大寒呈张太博
郑獬 〔宋代〕
阅韩伯修集示其子二首
鹿鸣席上赠贡士
范成大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