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虞美人·银床淅沥青梧老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清代〕

银床淅沥青梧老,屧粉秋蛩扫。采香行处蹙连钱,拾得翠翘何恨不能言。
回廊一寸相思地,落月成孤倚。背灯和月就花阴,已是十年踪迹十年心。

译文及注释

译文
井边的梧桐在淅沥的秋风秋雨中渐渐老去,所爱之人的踪迹也在蟋蟀的呜叫中慢慢消失。所爱之人经行之处,如今已荒无人迹,布满了青苔。此时旧地重游,即便拾得美人遗下的翡翠头饰,也无法对人明言,只能徒自伤感。
回廊之处曾经留下了多少令人刻骨相思的痕迹,而今旧地重游,相思成灰。独倚回廊,只有天边落月孤独相伴。吹灭灯火,在月光下走近花阴,寻找过去的踪迹。十年前的踪迹宛然犹在,十年前的那颗心还依然在胸膛跳动。时光流逝,岁月无情,埋藏在心里的那份情感历久弥新,难以忘怀。

注释
虞美人:原为唐教坊曲,后用为词牌名。此调初咏项羽宠姬虞美人死后地下开出一朵鲜花,因以为名。又名“一江春水”“玉壶水”“巫山十二峰”等。双调,五十六字,上下片各四句,皆为两仄韵转两平韵。
银床:指井栏。一说为辘轳架。
淅(xī)沥(lì):象声词,形容风雨声、落叶声等。
屧(xiè)粉:借指所恋之女子。屧,为鞋的衬底,与粉字连缀即代指女子。
秋蛩(qióng):蟋蟀。
采香:指曾与她有过一段恋情的去处。
蹙(cù):聚拢,聚集。连钱:草名,叶呈圆形,大如钱。
翠翘(qiào):女子的首饰。
回廊:用春秋吴王“响履廊”之典。宋范成大《吴郡志》:“响履廊,在灵岩山寺。相传吴王令西施辈步履,廊虚而响,故名。”其遗址在今苏州市西灵岩山。作者词中多次提及此地,是纳兰性德与恋人开始恋情的地方。
就:走进,接近。▲

创作背景

  康熙十三年(1674),纳兰性德与卢氏结缡。三年后,卢氏去世。又六年,即康熙二十二年(1683),纳兰性德写下这首词,以寄托哀思。

赏析二

  上片首先由秋雨梧桐、秋蛩哀鸣引发出对旧情的追怀,进而企图在旧地重游中寻觅芳踪。然而时过境殊,昔时采香之处已经杳非前日,何况情事隐秘,即使拾得旧情人的遗物,也只能徒增遗恨。

  下片由“回廊”切入。“回廊”在纳兰的词中多次被提到,应和其早年的一段恋情有关。这个地方寄托着往日的甜蜜和此时的哀伤,是触发词人复杂情感的重要媒介。重游回廊,物是人非;相思入骨,心事成灰。

  结句“已是十年踪迹十年心”和首句“银床淅沥青梧老”在时间上遥相呼应,在直抒胸臆中包含着由于沧海桑田的巨大变化而带来的无尽悲哀。末句虽自竹屋词化得,用在此处乃熨帖天然,全自肺腑流出。

  全词抒情自然,采取的是触景伤情,抚今追昔的抒情方式。该词表面明白如话,水波不兴,实则用典绵密,潜流滚滚。▲

简析

  此词上片描写秋景,由秋雨梧桐、秋蛩哀鸣引发出对过往恋人的怀念,进而企图在旧地重游中寻觅芳踪,然而时过境殊,遍寻无果;下片由“回廊”切入,写词人故地重游而生发感慨。全词触景伤情,情思凄楚,荡气回肠,缠绵婉约,表达了词人追忆旧情时的感伤。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在中国文学史上也占有光彩夺目的一席。他生活于满汉融合时期,其贵族家庭兴衰具有关联于王朝国事的典型性。虽侍从帝王,却向往经历平淡。特殊的生活环境背景,加之个人的超逸才华,使其诗词创作呈现出独特的个性和鲜明的艺术风格。流传至今的《木兰花令·拟古决绝词》——“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富于意境,是其众多代表作之一。 

猜您喜欢
赏析 注释 译文

尉迟杯·许月度新自金陵归以青溪集示我感赋

陈维崧陈维崧 〔清代〕

青溪路。记旧日、年少嬉游处。覆舟山畔人家,麾扇渡头士女。水花风片,有十万、珠帘夹烟浦。泊画船、柳下楼前,衣香暗落如雨。
闻说近日台城,剩黄蝶濛濛,和梦飞舞。绿水青山浑似画,只添了、几行秋戍。三更后、盈盈皓月,见无数、精灵含泪语。想胭脂井底娇魂,至今怕说擒虎。

觉罗八姑贞孝诗

戴亨戴亨 〔清代〕

吾尝披卷读蒙庄,天有所全形可忘。至人委体若遗土,菁华内运神明昌。

相刃相斗万感集,官骸虽具中先戕。谁能外形笃至性,祓濯灵府生辉光。

觉罗有八姑,派系出天潢。父为大宗伯,兄秉节钺膺封疆。

姑生幼伤背,天欲厄之人则强。世人重貌不重德,恶能低头宛颈希颉颃。

兰蕙甘心在幽谷,不与凡卉同芬芳。瞻依怙恃永朝夕,天伦无忝乐且康。

研经练史发精蕴,陈椒谢絮殊虚张。冰作肝肠玉作骨,贤媛自古谁能方。

安得长留此姑作轨范,尽化天下闺阁咸端庄。奈何维皇不佑善,年未三十旋中殇。

慈闱白发呼孝女,兄亦蹀躞悲雁行。残编摭拾在人口,将与日月争辉煌。

八十六则圣贤髓,熊熊瑞焰腾篇章。男儿读书万卷骋才骏,几人肯搆颜曾堂。

见此?眙应阻丧,抚躬翻觉形摧藏。吁嗟嘻,我亦具此堂堂七尺之丰仪,嗜古岂屑矜文词。

即今因循忽衰老,不觉汗下惭须眉。熏沐反覆还自叹,纵能愤激时亦迟。

我朝德化如关睢,公族公姓多歧嶷。讵意残驱弱质一女子,姱修直与名儒齐。

支离疏,申徒嘉,古人立说非吾欺。天全真觉形可遗,于戏天全真觉形可遗,高山仰止穷攀跻。

和虚舟明府赋得不知秋思在谁家

吴琏吴琏 〔明代〕

梧叶飘寒不禁秋,况逢清夕露华流。征人漠漠云归塞,晚笛声声风满楼。

琴罢有人添别恨,情多何处赋閒愁。扁舟偏剩沧江客,头白冥心月共悠。

林子长见示悼鹤之诗若不能释然者因次韵以广

虞俦虞俦 〔宋代〕

君家青田姿,见之毛骨寒。
方当秋露警,遽迫夏景残。
年来纵饮啄,意外失防闲。
谁欤不具眼,死之于汝安。
竹林有馀荫,荷塘岂不宽。
正坐出门误,宁虞行路难。
因思出处理,士君子惟艰。
方其穷居时,孤进无还丹。
山林欲长往,钟鼎夫岂悭。
一朝陇书至,倏若登天翰。
肉食无远谋,伐檀讥素餐。
失身坠戮辱,无乃佞与奸。
逐兔牵黄犬,东门那得还。
竟死咸阳市,恸哭何辛酸。
丹涂布衣愿,恨不蒯与菅。
富贵履危机,怅望扶摇抟。
世事亦堕甑,天理真循环。
向来京口铭,俯仰成悲欢。
世无薛公笔,想像付永叹。

抵简池呈元质进孺二首

李流谦李流谦 〔宋代〕

持此迂愚漫浪身,忍惭一出竟何营。
枕边客意兼寒意,门外溪声似雨声。
易办蓬蒿三亩宅,可无藜苋一杯羹。
青衫岂是官人样,白鸟私居说败盟。

采桑子·相逢未几还相别

李之仪李之仪 〔宋代〕

相逢未几还相别,
此恨难同。
细雨蒙蒙,
一片离愁醉眼中。

明朝去路云霄外,
欲见无从。
满袂仙风,
空托双凫作信鸿。

送彦东还湘

赵汝鐩赵汝鐩 〔宋代〕

湖南多爽处,羡子片帆还。
秋影清涵水,烟痕淡著山。
兰风香楚佩,竹泪冷湘斑。
见说诛茅地,江头只数间。

胡忠安公挽诗四十韵

李东阳李东阳 〔明代〕

文庙临朝日,英皇复辟年。我公台鼎贵,臣职始终全。

旧锡恩荣榜,仍居侍从员。皂囊繁出入,彤陛俨周旋。

扰扰群疑会,皇皇《四牡》篇。路应穷地轴,岁屡变星躔。

晓谒班留笋,宵归炬拥莲。至今天上语,不遣外人传。

少海惊波定,金縢密疏虔。论功同李泌,辱命岂张骞。

南国非旁郡,东僚亦左迁。献陵贻睿想,宣室问遗贤。

典礼烦咨岳,为舟忆济川。庙廊资治理,帷幄赞兵权。

讨逆东平汉,从征北过燕。从容陈俎豆,谈笑却戈鋋。

仗钺风尘际,留司雨露边。两曹兼掌握,三少累登延。

紫诰蛟龙织,珍羞玳瑁筵。篆分银印细,花簇锦袍鲜。

棨戟城西第,桑麻海上田。云霄三接近,优遇一时专。

绿野家山在,丹心圣主怜。挂冠双凤阙,归棹五湖船。

老子元知足,陶朱不爱钱。弟兄头总白,宾客户常阗。

面受娄公唾,身无董氏弦。恩鱼随网散,驯犬上阶眠。

碑板寻常见,医方次第诠。瓮留京口酿,瓶引惠山泉。

寿恺堂何愧,忠安谥有焉。相台秋正折,卿月夜虚圆。

异骨殊凡品,前身本解禅。浮生过九十,空界出三千。

海内文章伯,人间富贵仙。姓名儿女说,簪笏子孙联。

桃李当时盛,葭莩后代连。高山嗟仰止,先辈已茫然。

日月居诸里,江湖涕泪前。赋诗裨国史,讵有笔如椽。

害惠安吴簿明辅子良权南安宰二首

王迈王迈 〔宋代〕

邑人见说渐相安,更把西山作样看。
有人社民行志易,不宽不猛得中难。
设施新法须明允,掩盖前愆莫纠弹。
便作真王何用假,安排旗鼓即斋坛。

送崔子渊登第西归

员兴宗员兴宗 〔宋代〕

少日家邻社,生年说二崔。
诸孙接高第,吾子更长才。
意逐归鸿急,身疑社燕回。
再逢却持酒,同上望乡台。
© 2023 楼上诗词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