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氏子

韩愈 韩愈〔唐代〕

非痴非狂谁氏子,去入王屋称道士。
白头老母遮门啼,挽断衫袖留不止。
翠眉新妇年二十,载送还家哭穿市。
或云欲学吹凤笙,所慕灵妃媲萧史。
又云时俗轻寻常,力行险怪取贵仕。
神仙虽然有传说,知者尽知其妄矣。
圣君贤相安可欺,乾死穷山竟何俟。
呜呼余心诚岂弟,愿往教诲究终始。
罚一劝百政之经,不从而诛未晚耳。
谁其友亲能哀怜,写吾此诗持送似。
韩愈

韩愈

韩愈(768年-824年12月25日),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州)人,一说怀州修武(今河南修武)人 ,自称“郡望昌黎(今辽宁义县)” ,世称“韩昌黎”“昌黎先生”。中国唐朝中期官员、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政治家、教育家。秘书郎韩仲卿之子。元和十二年(817年),出任宰相裴度行军司马,从平“淮西之乱”。直言谏迎佛骨,贬为潮州刺史。宦海沉浮,累迁吏部侍郎,人称“韩吏部”。长庆四年(824年),韩愈病逝,年五十七,追赠礼部尚书,谥号为“文”,故称“韩文公”。元丰元年(1078年),追封昌黎郡伯,并从祀孔庙。韩愈作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名列“唐宋八大家”之首,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与柳宗元并称“韩柳”,与柳宗元、欧阳修和苏轼并称“千古文章四大家”。倡导“文道合一”、“气盛言宜”、“务去陈言”、“文从字顺”等写作理论,对后人具有指导意义。著有《韩昌黎集》等。 

猜您喜欢

怀曾景建二首

刘克庄刘克庄 〔宋代〕

曾有舂陵逐客篇,流传哀动紫阳仙。
安知太白长流处,亦在重华野葬边。
碎板一如坡贬日,盖棺不见桧薨年。
谁云老眼枯无涕,闻说临川即泫然。

偈颂七十六首

释子益释子益 〔宋代〕

腊月二十五,一曲重新举。
唱寡兮和稀,韵高兮调古。
堪悲堪笑老东山,谩说豆子山前打瓦鼓。

余门罗雀久矣今日池骨有鸥戏为小诗呈叔夏一

王阮王阮 〔宋代〕

门冷人谁到,机忘物自知。
旧来罗雀地,今是狎鸥池。
身静红尘远,心闲白日迟。
本来无事说,拈出戏为诗。

一经堂

郑裕郑裕 〔宋代〕

莆之甲姓,实维大方。
紫囊锦帐,阀阅膏粱。
有子盈之,乃其最良。
心志乎道,视之如忘。
博究六艺,并包五常。
东家尼父,北窗羲皇。
日相讨论,兼收并藏。
五经在笥,一经名堂。
谦以自牧,虽晦而光。
实浮于名,虽抑而扬。
伊昔孟氏,排墨与杨。
斯文羽翼,吾道栋梁。
岂特诗书,独称其长。
诸儒之说,于孟何伤。
吾子命名,既择而详。
通而贯之,辉涵汪茫。
剖破藩篱,无门无旁。
默契韶护,能宫能商。
正蒙析滞,起废鍼肓。
以一知万,名实乳彰。
人知同好,絺句绘章。
玄酒太羹,子独先尝。
经术之间,骥骋康庄。
典谟之文,凤鸣朝阳。
学报天子,业缵星郎。
以经名家,非子谁当。

小轩偶成

郑清之郑清之 〔宋代〕

斋余宴坐息深深,万法皆闲境会心。
轻浪飐荷珠溜玉,晴曦穿竹翠笼金。
岸头舟楫入归语,槛外菰蒲鸟去音。
谩说陶车并谢屐,如如不动胜登临。

陈钦若时寓盘龙作诗寄之因纪吟咏之美

欧阳澈欧阳澈 〔宋代〕

凛凛冰霜嚼齿牙,沈沈清夜咏檐花。摩云气逸干星斗,落纸词妍带绮霞。

醉扫麝煤奔渴骥,困纡象管引秋蛇。拟寻红树赓诗社,却日挥戈不许斜。

次韵江晦叔兼呈器之

苏轼苏轼 〔宋代〕

横空初不跨鹏鳌,位觉胡床步步高。
?器之言尝梦飞,自觉身与所坐床皆起空中。
?一枕昼眠春有梦,扁舟夜渡海无涛。
归来又见颠茶陆,?往在钱塘尝语晦叔,陆羽茶颠,君亦然。
?多病仍逢止酒陶。
?陶渊明有《止酒》诗。
器之少时饮量无敌,今不复饮矣。
?笑说南荒底处所,只今榕叶下亭皋。

谢章季思惠镜屏

王遂王遂 〔宋代〕

客从东南西,遗我古镜屏。
圆明绝点滓,表裹无遁形。
云是旧太守,思之我为铭。
吾惛不能进,何敢陈诸庭。
我闻生民初,五常具函灵。
器质欠推广,物欲加凋零。
眉睫近莫睹,稍远何能听。
君子抱明德,止善湛中扃。
静如昼有夜,动若渭流泾。
坐令方寸地,目睫何晶荧。
上天方於昭,皎彼垂日星。
五官属宰制,万化随指令。
留之千百载,犹足存典刑。
余心岂昧此,一念存芳馨。
在昔圣敬主,丹书刻方棂。
近者摩镜帖,字字炳丹青。
夫君往教意,大寐如得醒。
置之敬义堂,与世犹说铃。

耕堂弟雪中效宛陵仄字平字诗各次韵一首

苏泂苏泂 〔宋代〕

旱涝数所击,累歉望一稔。
种秫秫不孕,酌水水可饮。
甕牖忽碧玉,喜见月入枕。
闭户请谢客,是子亦太甚。

信陵君

刘摰刘摰 〔宋代〕

客赵忘梁久不归,先王宗社若巢危。归来未久秦人入,魏国存亡亦可悲。

© 2023 楼上诗词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