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宗周〔明代〕
老脚登临不似初,秦峰一跨七年馀。苦无灵药将颜驻,拟有哀辞待篆书。
破釜赍粮君莫误,当途筑舍事诚疏。悬知天上冰壶洞,迥隔人间六月庐。
刘宗周
刘宗周(1578—1645),字起东,别号念台,汉族,明朝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因讲学于山阴蕺山,学者称蕺山先生。他是明代最后一位儒学大师,也是宋明理学(心学)的殿军。他著作甚多,内容复杂而晦涩。他开创的蕺山学派,在中国思想史特别是儒学史上影响巨大。清初大儒黄宗羲、陈确、张履祥等都是这一学派的传人。刘宗周的思想学说还具有承先启后的作用。当代新儒家学者牟宗三甚至认为,刘宗周绝食而死后,中华民族的命脉和中华文化的命脉都发生了危机,这一危机延续至今。
跋涂毒与惠老偈
楼钥 〔宋代〕
江神子
辛弃疾 〔宋代〕
湖计春晚
曹彦约 〔宋代〕
文殊为龙女说法赞
释了惠 〔宋代〕
北园杂咏
陆游 〔宋代〕
次韵郡僚樱桃之什
强至 〔宋代〕
新愁
王柏 〔宋代〕
偈颂十七首 其八
释智愚 〔宋代〕
有意待不来,无心忽会面。顶发垂丝,眼光如电。说尽湖海风波,论量柴米贵贱。
更有一处少人知,也是重安眼上眉。
耕钓境
胡仲弓 〔宋代〕
赋得桃红又见一年春得春字
赖世观 〔清代〕
忆昔桃源路,花红远近新。忽看千树丽,又见一年春。
依旧风前笑,仍然井上匀。霞蒸幽隐地,锦簇艳阳辰。
王母尝留迹,渔人几问津。漫教流水去,长此避嬴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