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杨氏之子

刘义庆 刘义庆〔南北朝〕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梁国一户姓杨的人家家里有一个九岁的儿子,非常聪明。孔君平来拜见他的父亲,恰巧他父亲不在,于是便叫他出来。他为孔君平端来水果,水果中有杨梅,孔君平指着杨梅给孩子看,并说:“这是你家的水果。”杨氏子马上回答说:“没听说孔雀是先生您家的鸟。”

注释
孔君平:孔坦,字君平,官至延尉。
氏:姓氏,表示家族的姓。
夫子:旧时对学者或老师的尊称。
设:摆放,摆设。
甚:非常。
诣:拜见。
未闻:没有听说过。
示:给……看。
惠:惠同“慧”,智慧的意思。
乃:就;于是。
曰:说。
未:没有。▲

解读文章

①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
这句话点明了文章要讲的人物,以及人物的特点。起到了总起全文的作用。

②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
从孔君平来拜见孩子的父亲一事不约时间来看,两家的关系很好,常来常往。并且还可以看出孔君平很有礼貌,并与小儿关系很好。

③为设果,果有杨梅。
谁为谁设果?联系上下文自然知道,孩子给孔君平端来了水果,水果中有杨梅。看起来孩子很有礼貌,很会招待客人。

④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这是故事中的重点部分。孔君平看到杨梅,联想到孩子的姓,就故意逗孩子:“这是你家的家果。”意思是,你姓杨,它叫杨梅,你们本是一家嘛!”这信手拈来的玩笑话,很幽默,也很有趣。孩子应声答道:“没听说孔雀是先生您家的鸟。”句子中的“家禽”不同于21世纪的“家禽”,这里的“家”和“禽”各自独立表达意思 。从这里可以看出杨氏子是个聪慧、能言善辩的孩子。他的一句“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这回答巧妙在哪里呢?孔君平在姓上做文章,孩子也在姓上做文章,由孔君平的“孔”姓想到了孔雀;最妙的是,他没有生硬地直接说“孔雀是夫子家禽”,而是采用了否定的方式,说“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婉转对答,既表现了应有的礼貌,又表达了“既然孔雀不是您家的鸟,杨梅岂是我家的果”这个意思,使孔君平无言以对。因为他要承认孔雀是他家的鸟,他说的话才立得住脚。杨氏子表现了孩子应有的礼貌,他的语气委婉、机智、幽默而思维敏捷,又表达了“孔雀不是夫子家的鸟,杨梅又怎么是杨家的果”,使孔君平无言以对。既没有伤了两家的和气,又让人一笑而过。

这是小学生初次接触到的文言文。学习本文应重点指导学生把文章读正确。特别要注意停顿的恰当。举例如下: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本文虽行文简洁,不足百字,但古今字义不同是学生阅读理解的难点。要采取以下步骤帮助学生理解短文的意思:

文中的“家禽”说的“家禽”吗?使学生能贯通上下文。
在学生了解课文内容后,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在读中体会九岁孩子的回答妙在什么地方,交流对这个问题的体会。教师可相机引导学生对比:“孔雀是夫子家禽”“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有什么不一样,体会这个孩子回答的委婉和机智。

创作背景

  《杨氏之子》选自《世说新语·言语》,这部书是一部主要记载汉末至晋代士族阶层言谈轶事的小说。

简析

  本文讲述了梁国姓杨的一家中的九岁男孩的故事。文中描述了杨氏之子的聪明,把杨氏之子巧妙的回答描写得惟妙惟肖,幽默风趣。 全文阐明了要学会随机应变、考虑再三,用智慧和勇气解决问题的道理。

刘义庆

刘义庆

刘义庆(403年 - 444年),彭城郡彭城县(今江苏省徐州市)人,南朝宋宗室、文学家。宋武帝刘裕的侄子。袭封南郡公,永初元年(420年)封临川王,征为侍中。文帝元嘉时,历仕秘书监、丹阳尹、尚书左仆射、中书令、荆州刺史等。著有《徐州先贤传》《江左名士传》《世说新语》。 

猜您喜欢

次韵答陈仲思

邓深邓深 〔宋代〕

彤云冻合晚来风,百里溪山雪色同。
李棨那能说诗兴,嗣宗端复叹途穷。

贺新郎·飞尽桃花片

葛长庚葛长庚 〔宋代〕

飞尽桃花片。倚东风、高吟大啸,开怀消遣。芍药牡丹开未遍。不道韶华如电。无心向、小庭幽院。秉烛夜游虽不倦,奈一番、风雨花容变。春去也,无人见。何处莺莺啼不断。探後园、红稀翠减,青稠绿满。蝶在花间犹死恋。早有行人摇扇。故自要、与春为饯。笑指白云归去好,对夕阳、泻酒凭谁荐。柳深处,有双燕。

春蔬

张耒张耒 〔宋代〕

苣甲如刀圭,蒌蒿未生叶。
紫芥绿如指,芜菁苗过茁。
先生家四壁,食案稍罗列。
芬芳芼姜芥,每彻有余啜。
公侯烹五鼎,一饱厨流血。
神官计功罪,沉魄受阴杀。
先生饱扪腹,万事致琐屑。
载览损益篇,终古守斯说。

胡忠安公挽诗四十韵

李东阳李东阳 〔明代〕

文庙临朝日,英皇复辟年。我公台鼎贵,臣职始终全。

旧锡恩荣榜,仍居侍从员。皂囊繁出入,彤陛俨周旋。

扰扰群疑会,皇皇《四牡》篇。路应穷地轴,岁屡变星躔。

晓谒班留笋,宵归炬拥莲。至今天上语,不遣外人传。

少海惊波定,金縢密疏虔。论功同李泌,辱命岂张骞。

南国非旁郡,东僚亦左迁。献陵贻睿想,宣室问遗贤。

典礼烦咨岳,为舟忆济川。庙廊资治理,帷幄赞兵权。

讨逆东平汉,从征北过燕。从容陈俎豆,谈笑却戈鋋。

仗钺风尘际,留司雨露边。两曹兼掌握,三少累登延。

紫诰蛟龙织,珍羞玳瑁筵。篆分银印细,花簇锦袍鲜。

棨戟城西第,桑麻海上田。云霄三接近,优遇一时专。

绿野家山在,丹心圣主怜。挂冠双凤阙,归棹五湖船。

老子元知足,陶朱不爱钱。弟兄头总白,宾客户常阗。

面受娄公唾,身无董氏弦。恩鱼随网散,驯犬上阶眠。

碑板寻常见,医方次第诠。瓮留京口酿,瓶引惠山泉。

寿恺堂何愧,忠安谥有焉。相台秋正折,卿月夜虚圆。

异骨殊凡品,前身本解禅。浮生过九十,空界出三千。

海内文章伯,人间富贵仙。姓名儿女说,簪笏子孙联。

桃李当时盛,葭莩后代连。高山嗟仰止,先辈已茫然。

日月居诸里,江湖涕泪前。赋诗裨国史,讵有笔如椽。

赠太师中书令王公挽辞二首

苏颂苏颂 〔宋代〕

族茂仙缑系,恩隆帝渚姻。
两朝全宠遇,一节贯忠纯。
敦说耽儒术,冲和味道真。
枢庭十五载,当宁倚良臣。

和三兄游桃花灵云寺元韵

钱淑生钱淑生 〔清代〕

数声钟动下遥岑,知是桃花古寺林。溪水消馀半篙浅,春云浓起一峰深。

茶烹雀舌留新味,树拥龙鳞接晚阴。为问游人诗思好,清吟可有出尘心。

陈普陈普 〔宋代〕

书窗媚幽独,万竹真我仪。
冰霜茂摧挫,生意自有时。
斐亹弄月阴,挺拔出风姿。
凤吟逐神郁,春笋效珍奇。
山林足膏雨,土脉润以肥。
震雷摇蛰虺,千根同发机。
迸芽带珠露,裂地拆伏龟。
开窗见罗列,茧粟出扶藜。
艰给或避石,奋逸或攒篱。
森森麞鹿角,重重虎豹皮。
地力既莫御,天工亦不迟。
志气凌青云,风节比伯夷。
讵容荐清酒,但可供清诗。
呼童窃取小,不敢言馋饥。
含壳全其真,活火汤瀹之。
知心三两天。一樽留晚曦。
锦绷去什袭,玉版参吾师。
似为伤恻隐,直是慰肝脾。
几为造化盗,何必邻童窥。
作桥周曲意,煮箦又何痴。
惟应厚墙壁,高插数丈篱。
护成碧琅玕,长似冰玉儿。
吾闻北人说,洛下价不低。
千金买一束,掉头更还疑。
南方信多此,吾党苦不知。
入山三尺童,俄顷满檐归。
作羹厚於菜,入市贱如泥。
敢为比暴殄,只为不思惟。
昔在燧人前,真风犹未漓。
人间珠抵鹊,天下凤为鸡。
南方即此宝,南人独尔迷。
朝吟渊明菊,夜诵首阳薇。
悠悠今古人,无复知德希。
造化运可见,浑天何用仪。
日月转两毂,阴阳分西时。
化育出万形,加之成气姿。
倚筇看生意,莫测其神奇。
和风随土至,膏雨着物肥。
千红咸竞晨,万玉亦乘机。
深深起蛰龙,一一破伏龟。
险不畏臲卼,难不辟石藜。
启荆披瓦砾,撑屋触藩篱。
头头出兕角,身身水犀皮。
大方欺小弱,尖先后止迟。
不知水先颊,游客戴鸱夷。
六经无此物,昉见韩奕诗。
韩侯富贵人,何况贫儒饥。
咏形兼咀味,东坡韩退之。
长镵君莫讶,容我踏朝曦。
内戒捣虀妇,外徵老圃师。
留先凤凰止,忽积蜜蜂脾。
味既不可极,斑亦勿再窥。
待尔林下友,一洗胸中痴。
清风翠阴动,羽扇日接篱。
此时林下客,何以并其儿。
作未争长日,滕高陵薛低。
一旦并夷齐,兄弟无相疑。
庭前耸矛戟,栖鸦犹不如。
斜阳绕三匝,疑事不能归。
岂徒固吾圉,且不染尘泥。
此儿真世宝,何必他谋惟。
古来贵高上,盛德恶浇漓。
宁令烹不呜,勿杀全德鸡。
莫言一林竹,此路终不迷。
何必趋青琐,亦胜对紫薇。
携琴对此君,三叹锺期希。

次韵杨同年秘监见寄二首

范成大范成大 〔宋代〕

瘴云岚雨几时归?应把周南视九夷。
旧说鬼神惊落笔,新传狐兔骇搴旗。
韶江石老箫音在,庾岭梅残驿使迟。
自古朱弦清庙具,莫贪鹏海看天池。

玉版鮓次陆子元郎中韵

楼钥楼钥 〔宋代〕

鲟黄不减鲸与鱣,逆风鼓鬣喷腥涎。
渔人不顾浪如山,谈笑坐致扁舟前。
一钩香饵不得去,何用大网相萦缠。
挥刀纷纭脔肉骨,巨口噞喁诚可怜。
珍鮓万瓮不论钱,头颅万里頳行肩。
星朗日参玉版禅,颇厌蔬食供盘筵。
尚书亲作孟宗寄,坐觉匕箸生春妍。
却笑多事张茂先,光怪异说空千年。

过段平章墓(平章即段功也)

冯诚冯诚 〔明代〕

田横五百剑孤身,转眼关山半委尘。
白阙玉楼招客记,南滇彩璧说诗人。
苍山夜黑云遮月,金马天寒鸟怨春。
共说平章迷绣幕,至今应乐水声频。
© 2023 楼上诗词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