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唐代〕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次韵张参议送行
项安世 〔宋代〕
卜算子·卜算词中算
王哲 〔金朝〕
和范景仁王景彝殿中杂题三十八首并次韵其五
梅尧臣 〔宋代〕
中原民谣·归德府
周麟之 〔宋代〕
送安抚使袁彦淳之任
史弥忠 〔宋代〕
偈颂四十一首
释普宁 〔宋代〕
满庭芳 答人问,缘甚出家,如何修炼
王丹桂 〔金朝〕
雪夜郑太吉送慧山泉
文徵明 〔明代〕
逍遥咏
宋太宗 〔宋代〕
杨日新用所赋月壶韵作诗见寄依韵复之 其二
程洵 〔宋代〕
观心要与月同明,觅句应须水样清。老去不妨文豹隐,郎君已见角犀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