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春雪

韩愈 韩愈〔唐代〕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到了新年都还看不到芬芳的花朵,二月初时才惊讶地发现有小草冒出了新芽。
白雪却嫌春色来得太晚了,故意化作花儿在庭院树间穿飞。

注释
新年:指农历正月初一。
芳华:泛指芬芳的花朵。
初:刚刚。
惊:新奇,惊讶。
嫌:嫌怨;怨恨。
故:故意。

赏析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此诗于常景中翻出新意,工巧奇新,独具风采。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翻新年即阴历正月初一,这天前后是立春,所以标志着春天的到来。新年都以没有芬芳的鲜花,就使得在漫漫寒冬中久盼春含的人们分外焦急。一个“都翻字,流露出这种急切的心情。“惊翻字最值玩味。它写出了诗人在焦急的期待中终于见到“春含翻的萌芽的惊喜神情。此外,“惊翻字状出摆脱冬寒后新奇、惊讶、欣喜的心情 。这一“ 初翻字,含有春来过晚、花开太迟的遗憾、惋惜和不满的情绪。从章法上看 ,前句“未有芳华翻,一抑;后句“初见草芽翻,一扬,跌宕有致,波澜起伏。

  “白雪却嫌春含晚,故穿庭树作飞花。翻两句表面上是说有雪而无花,实际感情却是:人倒以能等待来迟的春含,从二月的草芽中看到春天的身影,但白雪却等不住了,竟然纷纷扬扬,穿树飞花,自己装点出了一派春含。真正的春含(百花盛开)未来,固然不免令人感到有些遗憾,但这穿树飞花的春雪不也照样给人以春的气息吗!诗人对春雪飞花主要不是惆怅、遗憾,而是充满了欣喜。一个盼望着春天的诗人,如果自然界以没有春含,他就可以幻化出一片春含来。这就是三、四两句的妙处,它富有浓烈的浪漫主义含彩,可谓神来之笔。“却嫌翻、 “故穿翻,把春雪刻画得多么美好而有灵性。诗的构思甚奇。初春时节,雪花飞舞,本来是造成“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翻的原因,可是,诗人偏说白雪是因为嫌春含来得太迟,才“ 故穿庭树翻纷飞而来 。这种翻因为果的写法,却增加了诗的意趣。“作飞花翻三字,翻静态为动态,把初春的冷落翻成仲春的喧闹,一翻再翻,令读者目不暇接。

  第三、四段简要赏析: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嫌翻、“穿翻给春雪赋予人的情态,使雪花仿佛有了人的美好愿望与灵性,同时这穿树飞花的春雪似乎也给人春的气息,为诗歌增添了浓烈的浪漫主义含彩,渲染了热闹的喜悦气氛,这就是运用拟人手法的妙处。▲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815年(元和十年),当时作者韩愈在朝任史馆修撰,知制诰。对于到过岭南的韩愈来说,北方的春天来的稍晚,直到二月才有草芽长出来,作者便借鉴岑参《白雪歌》之意,创作了此诗。

简析

  《春雪》是一首七言绝句。首句言新年伊始,芳华未现。次句言二月已至,花儿仍未绽放,唯有初生的草芽悄然探出头来。三、四句写飞雪迎春,装点春色。此诗在寻常之景中发掘出新意,工巧奇绝,独具风采。其以春寒飞雪的视角,表达出一种深刻的感受:万物皆有灵性,它们能将春寒料峭化为春意盎然,将冷漠情怀化为盎然生趣的乐观主义精神。

韩愈

韩愈

韩愈(768年-824年12月25日),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州)人,一说怀州修武(今河南修武)人 ,自称“郡望昌黎(今辽宁义县)” ,世称“韩昌黎”“昌黎先生”。中国唐朝中期官员、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政治家、教育家。秘书郎韩仲卿之子。元和十二年(817年),出任宰相裴度行军司马,从平“淮西之乱”。直言谏迎佛骨,贬为潮州刺史。宦海沉浮,累迁吏部侍郎,人称“韩吏部”。长庆四年(824年),韩愈病逝,年五十七,追赠礼部尚书,谥号为“文”,故称“韩文公”。元丰元年(1078年),追封昌黎郡伯,并从祀孔庙。韩愈作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名列“唐宋八大家”之首,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与柳宗元并称“韩柳”,与柳宗元、欧阳修和苏轼并称“千古文章四大家”。倡导“文道合一”、“气盛言宜”、“务去陈言”、“文从字顺”等写作理论,对后人具有指导意义。著有《韩昌黎集》等。 

猜您喜欢

锦石岩 其二

伦以谅伦以谅 〔明代〕

万木森层径,双岩倚碧端。翠华思舜辇,云锦织天孙。

地主遥迎客,山僧已候门。幽栖如可卜,吾欲谢烦喧。

偈颂一百一十七首

释绍昙释绍昙 〔宋代〕

无辨古今眼,有辨古今舌。
说得十分真,何如见得彻。
见得彻,耿耿心灯夺夜寒。
年年宴赏元宵节。

赠宗人简斋

姚勉姚勉 〔宋代〕

博文约以礼,夫子诲子渊。
详说将反约,斯语在七篇。
由繁乃入简,此学本圣贤。
卓哉紫阳公,道统得正传。
部析到精微,而后会大全。
讥以为支离,此说恐未然。
闲邪至敬义,简易斯坤乾。
后学懒用功,疎略取自便。
藉口鹅湖诗,一蹴登青天。
浪云即心是,所学竟类禅。
不知格物学,盖在诚意先。
如斯谓之简,毋乃堕一偏。
此风近颇张,门户欲自专。
君既学双峰,趋向尚慎旃。
路头且要正,莫踏船两舷。

神通夜宿玉虚宫小轩正对步虚峰道士云天宝三

韩元吉韩元吉 〔宋代〕

槛外风高霜月明,步虚山里步虚声。
罢琴刻烛初长夜,又得人间一梦清。

将至筠,先寄迟、适、远三犹子

苏轼苏轼 〔宋代〕

露宿风餐六百里,明朝饮马南江水。未见丰盈犀角儿,先逢玉雪王郎子。

对床欲作连夜语,念汝还须戴星起。夜来梦见小于菟,犹是髧髦垂两耳。

忆过济南春未动,三子出迎残雪里。我时移守古河东,酒肉淋漓浑舍喜。

而今憔悴一羸马,逆旅担夫相汝尔。出城见我定惊嗟,身健穷愁不须耻。

我为乃翁留十日,掣电一欢何足恃。惟当火急作新诗,一醉两翁胜酒美。

钱大参有和用韵谢之七首

曹勋曹勋 〔宋代〕

瑞峰来现宰官身,清峙岩岩耸缙绅。
闻道石头时说偈,一堂惊动水云人。

诸人颇有和余百梅诗者各赋一首

刘克庄刘克庄 〔宋代〕

诗境千梅匝草堂,参军今又课梅忙。
悬知句子追群谢,每见乡人说季方。
处士骨寒谁得髓,老夫鼻塞尚闻香。
诸君摘出惊人语,玉篴横吹入乐章。

和蔡伯世韵二首

冯时行冯时行 〔宋代〕

中郎风调世间无,敢谓明时德不孤。
扫地焚香诗得计,曲肱饮水道如愚。
寄书只说游山好,临老都缘学佛癯。
白帝一来真漫浪,时人无用便题舆。

代人上平江徐侍郎五首 其四

曾协曾协 〔宋代〕

巍峨冠冕耸精神,好傍轩墀对紫宸。一德拟推黄帝筴,纪年还数绛人旬。

悬知紫诏驰三节,肯使朱轓驻两轮。闻说邦人称寿处,香云低覆玉嶙峋。

题琴鹤重鸣卷

胡应麟胡应麟 〔明代〕

绣斧辉煌下越城,江天晴色耀飞旌。当年舄化双凫去,此日琴偕一鹤行。

巫峡彩云晨送客,巴山明月夜谈兵。何烦更就成都卜,回首花骢向北平。

© 2023 楼上诗词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