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禹锡〔唐代〕
刘禹锡
刘禹锡(772年~842年),字梦得,籍贯河南洛阳,生于河南郑州荥阳,自述“家本荥上,籍占洛阳” ,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唐朝时期大臣、文学家、哲学家,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别王菽俨
阳枋 〔宋代〕
挽江惟志学佛坐解 其一
蓝智 〔明代〕
儒者推宗墨者师,何论削发与披缁。词场星斗声名远,心印虚空慧定随。
已见藜床安坐逝,长怀莲社失前期。生刍拟向门人哭,大笔谁书有道碑。
耕钓境
胡仲弓 〔宋代〕
挽新市张监酒三首
黄榦 〔宋代〕
岳王墓
王英孙 〔宋代〕
宿北钱清
陆游 〔宋代〕
四兄诸人皆用屋字诗送一上人余独留之
晃冲之 〔宋代〕
北山作
刘克庄 〔宋代〕
七月二十日被檄考试出门
项安世 〔宋代〕
因客说秋秫水伤复用前韵
陈傅良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