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禹锡〔唐代〕
刘禹锡
刘禹锡(772年~842年),字梦得,籍贯河南洛阳,生于河南郑州荥阳,自述“家本荥上,籍占洛阳” ,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唐朝时期大臣、文学家、哲学家,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次韵审知寄来二首
赵蕃 〔宋代〕
潇湘八景画·潇湘夜雨
朱瞻基 〔明代〕
病中兴感因成七诗寄蒲庵老禅 其一
乌斯道 〔明代〕
青天湛秋水,明月扬素波。浮云自何来,漫漫掩星河。
中宵月离毕,晨朝俾滂沱。蝶蝀乃止之,时雨良不多。
天道本无意,咄咄其如何。
跛乘跛
王跂 〔明代〕
奉寄斯远兼属文鼎处州子永提属五首
生查子·金鞭美少年
晏几道 〔宋代〕
沁园春 送刘牧之同知归江南
张之翰 〔元代〕
赋情
慧姞 〔宋代〕
论诗三十首·十九
元好问 〔金朝〕
赠项斯
杨敬之 〔唐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