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黻〔宋代〕
刘黻
(1217—1276)温州乐清人,字声伯,号蒙川、质翁。少读于雁荡山僧寺,理宗淳祐十年试入太学。以上书忤执政,安置南安军。及还,复极言政治得失。以材署昭庆军节度掌书记,由学官试馆职。历监察御史,改正字,官至吏部尚书兼工部尚书、中书舍人。元兵陷临安,陈宜中谋拥二王,迎黻共政,行至罗浮病卒。有《蒙川遗稿》。
吴云泉见寄为携者中路失之
王慎中 〔明代〕
尺素春贻坐阅秋,复言中路有沉浮。祇应郢客疑燕说,不是殷侯懒置邮。
气合形骸都已外,神交文字亦何留。崇山表岭限闽楚,岊水潇滩空自流。
书感
刘克庄 〔宋代〕
送中座主入广
释重顯 〔宋代〕
愁倚阑令·花阴月
晏几道 〔宋代〕
渔家傲·至道不遥只在迩
佚名 〔宋代〕
和陶答庞参军三送张中。
苏轼 〔宋代〕
满江红 赠默庵(此下原有无号默说四字,据
李道纯 〔元代〕
次前韵二首似前育王寺主僧如日
陈著 〔宋代〕
无题
唐寅 〔明代〕
养心殿碧桃树 其二
弘历 〔清代〕
岂是春光为少留,新愁旧恨记从头。由来仙树元都种,不落诗人泪不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