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左拾遗翰林学士李公新墓碑并序

范传正 范传正〔唐代〕

  骐骥筋力成,意在万里外。厯块一蹶,毙於空谷。唯馀骏骨,价重千金。大鹏羽翼张,势欲摩穹昊。天风不来,海波不起。塌翅别岛,空留大名。人亦有之,故左拾遗翰林学士李公之谓矣。

  公名白,字太白,其先陇西成纪人。绝嗣之家,难求谱谍。公之孙女搜於箱箧中,得公之亡子伯禽手疏十数行,纸坏字缺,不能详备。约而计之,凉武昭王九代孙也。隋末多难,一房被窜於碎叶,流离散落,隐易姓名。故自国朝已来,漏於属籍。神龙初,潜还广汉。因侨为郡人。父客,以逋其邑,遂以客为名。高卧云林,不求禄仕。公之生也,先府君指天枝以复姓,先夫人梦长庚而告祥,名之与字,咸所取象。受五行之刚气,叔夜心高;挺三蜀之雄才,相如文逸。瑰奇宏廓,拔俗无类。少以侠自任,而门多长者车。常欲一鸣惊人,一飞冲天,彼渐陆迁乔,皆不能也。由是慷慨自负,不拘常调,器度宏大,声闻於天。

  天宝初,召见於金銮殿,元宗明皇帝降辇步迎,如见园、绮,论当世务,草答蕃书,辩如悬河,笔不停缀。元宗嘉之,以宝床方丈赐食於前,御手和羹,德音褒美。褐衣恩遇,前无比俦。遂直翰林,专掌密命。将处司言之任,多陪侍从之游。他日,泛白莲池,公不在宴。皇欢既洽,召公作序。时公已被酒於翰苑中,仍命高将军扶以登舟,优宠如是。布衣之遇,前所未闻。公自量疏远之怀,难久於密侍,候间上疏,请还旧山。元宗甚爱其才,或虑乘醉出入省中,不能不言温室树,恐掇後患,惜而遂之。

  公以为千钧之弩,一发不中,则当摧撞折牙,而永息机用,安能效碌碌者蘇而复上哉!脱屣轩冕,释羁韁鏁,因肆情性,大放於宇宙间。饮酒非嗜其酣乐,取其昏以自豪;作诗非事於文律,取其吟以自适。好神仙非慕其轻举,将以不可求之事求之。其意欲耗壮心,遣馀年也。在长安时,秘书监贺知章号公为谪仙人。吟公《乌栖曲》云:“此诗可以哭鬼神矣。”时人又以公及贺监、汝阳王、崔宗之、裴周南等八人为酒中八仙。朝列赋谪仙歌百馀首。俄属戎马生郊,远身海上,往来於斗牛之分,优游没身。偶乘扁舟,一日千里;或遇胜境,终年不移。时长江远山,一泉一石,无往而不自得也。晚岁度牛渚矶,至姑熟,悦谢家青山,有终焉之志。盤桓庀居,竟卒於此。其生也,圣朝之高士;其死也,当涂之旅人。

  代宗之初,搜罗俊逸,拜公左拾遗。制下於彤庭,礼降於元壤。生不及禄,殁而称官,呜呼命欤!

  传正共生唐代,甲子相悬,常於先大夫文字中,见与公有浔阳夜宴诗,则知与公有通家之旧。早於人间得公遗篇逸句,吟咏在口。无何,叨蒙恩奖,廉问宣、池。桉图得公之坟墓,在当涂邑。因令禁樵采,备洒扫,访公之子孙,将申慰荐。凡三四年,乃获後女二人,一为陈云之室,一乃刘劝之妻,皆编户甿也。因召至郡庭,相见与语,衣服村落,形容朴野,而进退闲雅,应对详谛,且祖德如在,儒风宛然。问其所以,则曰:“父伯禽,以贞元八年不禄而卒,有兄一人,出游一十二年,不知所在。父存无官,父殁为民,有兄不相保,为天下之穷人。无桑以自蚕,非不知机杼;无田以自力,非不知稼穑。况妇人不任,布裙粝食,何所仰给?俪於农夫,救死而已。久不敢闻於县官,惧辱祖考。乡闾逼迫,忍耻来告。”言讫泪下,余亦对之泫然。因云:“先祖志在青山,遗言宅兆,顷属多故,殡於龙山东麓,地近而非本意。坟高三尺,日益摧圯,力所不及,知如之何。”闻之悯然,将遂其请。因当涂令诸葛纵会计在州,得谕其事。纵亦好事者,学为歌诗,乐闻其语。便道还县,躬相地形,卜新宅於青山之阳,以元和十二年正月二十三日,迁神於此。遂公之志也。西去旧坟六里,南抵驿路三百步。北倚谢公山,即青山也。天宝十二载敕改名焉。因告二女,将改适於士族。皆曰:“夫妻之道命也,亦分也。在孤穷既失身於下俚,仗威力乃求援於他门。生纵偷安,死何面目见大父於地下?欲败其类,所不忍闻。”余亦嘉之,不夺其志,复井税免徭役而已。今士大夫之葬,必志於墓,有勋庸道德之家,兼树碑於道。余才术贫虚,不能两致。今作新墓铭,辄刊二石,一寘於泉扃,一表於道路。亦岘首汉川之义也。庶芳声之不泯焉。文集二十卷,或得之於时之文士,或得之於公之宗族,编缉断简,以行於代。铭曰:

  “嵩岳降神,是生辅臣。蓬莱谴真,斯为逸人。晋有七贤,唐称八仙。应彼星象,唯公一焉。晦以麴糵,畅於文篇。万象奔走乎笔端,万虑泯灭乎樽前。卧必酒甕,行惟酒船。吟风咏月,席地幕天。但贵乎适其所适,不知夫所以然而然。至今尚疑其醉在千日,宁审乎寿终百年。谢家山兮公之墓。异代诗流同此路。旧坟卑庳风雨侵。新宅爽垲松柏林。故乡万里且无嗣,二女从民永於此。猗欤琢石为二碑,一藏幽隧一临歧。岸深谷高变化时,一存一毁名不亏。”

范传正

范传正

范传正(?~?),字西老,南阳顺阳(今河南淅川)人。唐德宗贞元十年(794)甲戌科陈讽榜进士第二人。初授集贤殿校。范传正性精悍,历歙、湖、苏三州刺史,有政绩。累擢宣歙观察使。宪宗朝(806~820)改光禄卿,因中风辞世。赠左散骑常侍。曾为李白撰写墓志铭《赠左拾遗翰林学士李公新墓碑》。其父惀,为户部员外郎,与赵郡李华善,有当世名。

猜您喜欢

满江红 其六 寄怀祖赞善勿庵

董元恺董元恺 〔清代〕

落托京华,凭坐卧、高楼百尺。畅好是、玉河垂柳,凤城寒食。

苹果堆盘红半染,葡萄张幕青如滴。黯销魂、还忆去年时,天涯隔。

谁啸咏,梁园雪。空对酒,南窗月。只归来风景,不堪重说。

拨刺刀鸣豉下鲙,穿泥笋迸篱边壁。倩回风、迢递寄长安,云千叠。

宿尊胜庵二首呈谦之

方翥方翥 〔宋代〕

阵阵山风递雨来,夜深飘损满庭梅。
未应一等成摇落,知有人家花未开。

退之谓以鸟鸣春往往为以夏鸣耳古人麦黄韵鹂

舒岳祥舒岳祥 〔宋代〕

麦熟即快活,汝不食麦空饶舌。
前时斗粟银百星,老农无银色菜青。
此鸟年年啄草子,今年草根救人死。
鸟无所食饥奈何,见人食麦喜且歌。
催人锻磨尤殷勤,前身恐是老农身。
大麦炊糍先祭祖,小麦作饼赛田神。
姊捉麦,姊捉麦,
姊娣相随筐有获。田间滞穟纵复横,
伛偻东阡与西陌。婆饼焦,
断消息。而今麦熟婆当还,
莫忧饼焦儿不食。脱布袴,
村村雨满田无路,平生不惯著新衣,
两腿泥深逐牛步。脱破袍,
与郎裁衫两髀高。田头赫日曬额焦,
脱衣挂树踏桔槔。画眉叫,
画眉叫,抹截梳装趁炊早。
夫妇如宾有古风,乌头白颊宜相好。
上堂问讯白头翁,蚤晚寒温候不同。
善事阿姑姑不恶,粗茶淡饭是家风。
提葫芦,沽美酒,
布帘书字邻家有。沽来行馌望田头,
先酌翁瓯奉姑舅。不学前村百舌儿,
说非说是摇花柳。不学桑间鸠妇相勃磎,
天阴逐去晴归来。大妇偷,
我费偷,辨说贡直令侬羞。
浅铺薄遍煮苋汁,二升麦饼鹘突流。
爷饭饭,奉亲约已渠非讪。
谁倚阑干十二红,鲜鲜翠碧乱芳丛。
烛烧花蜡夜嫌短,词斲锦囊尊不空。
此事有分求不得,不积压归去从耕农。

文殊大士为龙女说法赞

释师范释师范 〔宋代〕

文殊说法,所说何法。
女子成佛,所成何佛。
无法可说,无佛可成。
卧龙奋迅,狮子嚬呻。

登清凉石有感

丘梁丘梁 〔明代〕

君不见,
清凉山前一灵石,一片方方大如席。
云是文殊说法座,千古流传夸胜迹。
我生闻说自孩提,将信还疑难考索。
寄慕兹山四十春,苦为浮名缚冠帻。
迩束嫡宦游汾阳,行旌北指台山冈。
跻攀万仞不惮险,清秋天爽披清凉。
石旁拭目辩真伪,恐感禅家虚诞累。
殷勤立石遍招呼,仆夫累为堪容萃。
始信空中色相真,石能幻化通灵神。
石灵愈信文殊道,道神常显空中身。
空中身,灵山塔,我问灵山山不答。
异石中藏玄妙机,识破玄机输老衲。
老衲前知石灵性,坐石谈经神鬼听;
经余晓月诸山静,神光绕石天花馨。

景修二十岁褒为乡举之首晚乃尉青田无不遇色

晁补之晁补之 〔宋代〕

一尉三千五百里,昔人尝已叹沈英。
陆机文赋成童妙,梅福官资向老清。
尽说江山多胜事,且临风月慰高情。
它年见我长安道,货药无心更避名。

水调歌头 过大散关

李齐贤李齐贤 〔元代〕

行尽碧溪曲,渐到乱山中。山中白日无色,虎啸谷生风。万仞崩崖叠嶂,千岁枯藤怪树,岚翠自蒙蒙。我马汗如雨,修径转层空。登绝顶,览元化,意难穷。群峰半落天外,灭没度秋鸿。男子平生大志,造物当年真巧,相对孰为雄。老去卧丘壑,说此诧儿童。

读王通中说

释智圆释智圆 〔宋代〕

孟轲荀况与杨雄,代异言殊道一同。
夫子文章天未丧,又于隋世产王通。

二月中休日黄帅领客登望海亭有诗因次其韵

王炎王炎 〔宋代〕

翚飞栋宇压危峰,面面风光入座中。
湖汐近通天阙下,蓬瀛疑在海门东。
巡行谁说秦皇事,疏凿今余夏后功。
空阔无边惟此地,君侯心与境相同。

题进月堂

杨简杨简 〔宋代〕

我有一轮月,不圆又不缺。
更无昼与夜,光耀常洞彻。
纵有蔀屋遮,亦莫之閒绝。
将此之为烛,难作进退说。
© 2023 楼上诗词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