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恭〔明代〕
习隐向微道,了然玄牝门。口含金鹅蕊,身寄桃花源。
结宇閟青阳,寒林变氛氲。逍遥太和际,发生灵台根。
结想梦岐伯,飞声继轩辕。希君黄芽秘,永矣驻精魂。
王恭
王恭(1343-?),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题天童全老
周文璞 〔宋代〕
次韵师契早过东园
赵蕃 〔宋代〕
望湖
方回 〔元代〕
太真图
唐寅 〔明代〕
再次韵作招隐篇
陈造 〔宋代〕
读王通中说
释智圆 〔宋代〕
赠元晖
吴则礼 〔宋代〕
次前韵二首似前育王寺主僧如日
陈著 〔宋代〕
答括士李同二首
刘克庄 〔宋代〕
题古源棠和尚送青轩
戴复古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