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德洪

释德洪

年十四,父母双亡,依三峰靘禅师为童子。哲宗元祐四年(1089),试经於东京天王寺,冒惠洪名得度为僧。四年后南归,依真净禅师於庐山归宗寺,随真净迁洪州石门。二十九岁始,游方东吴、衡山、金陵等地,住金陵清凉寺。冒名剃度事发,入狱一年,勒令返俗。后至东京,入丞相张商英、枢密郭天信门下,再得度,赐名宝觉圆明禅师。徽宗政和元年(1111),张、郭贬黜,亦受牵连,发配朱崖军(今海南三亚)。三年,得释。四年,返筠州,馆於荷塘寺。后又被诬以张怀素党系南昌狱百馀日,遇赦,归湘上南台。高宗建炎二年卒,年五十八。

作者《释德洪》的诗文

赠寄老庵僧

释德洪释德洪 〔宋代〕

自怜玉钵双峰信,来访牛头懒比丘。山色深浓过夜半,月华清亮近中秋。

已欣境胜如龙阜,更觉庵幽占凤头。梦幻此身犹且在,杖藜投老得追游。

次韵资钦提举游浯溪

释德洪释德洪 〔宋代〕

迈往高风不可攀,老成今独见波澜。平生嗜好如漫叟,更在浯溪烟水间。

清明前一日闻杜宇示清道芬

释德洪释德洪 〔宋代〕

篱外花如海,閒轩小寝惊。最先闻杜宇,更觉近清明。

云怒必为雨,风和拗得晴。阿芬甘劣我,笑里恰诗成。

李德茂家有磈石如匡山双剑峰求诗

释德洪释德洪 〔宋代〕

胸次能藏大千界,掌中笑看小重山。飞来华岳一峰失,幻出匡庐双剑閒。

偶触篆烟云点缀,戏浇砚滴瀑潺颜。莫将道眼生分别,随意聊安几案间。

次韵无代送僧归吴

释德洪释德洪 〔宋代〕

春掠湓江绿染眸,多情还解向东流。故应夜梦清苍胜,欲趁春光烂熳游。

饱学尚嗟心未死,痛吟已觉鬓先秋。何当一棹华亭上,闲唱波寒月满舟。

石头庵主居南岳仅三十年忽思还江南龙安作此寄之三首 其一

释德洪释德洪 〔宋代〕

厌看潇湘万顷山,江南归去卧龙安。只将一味无求法,留与丛林作样看。

十世观音生辰六月二十六日二首 其一

释德洪释德洪 〔宋代〕

十世为僧皆姓杨,死生游戏自隋唐。铁身自倒汝邪□,写字无为我道场。

异迹著于无量寿,慈风不减普昭王。两川显化人皆识,今日全身不掩藏。

闻端叔有失子悲而庄复遭火焚作此寄之

释德洪释德洪 〔宋代〕

一子被夺去,囷廪遭火焚。冷官寄僧舍,僮仆卧朝昏。

平生五色笔,落纸生烟云。文章竟何用,袖手声一吞。

东坡昔无恙,豪俊日填门。君如汗血驹,胆气终逸群。

坡今骑鱼去,众客亦缤纷。翩然淮海上,霜鬓此身存。

我亦识坡者,一见等弟昆。乃知水与乳,自然和不分。

心期营一笑,发君双颊温。那知堕机阱,面上馀唾痕。

我公佯瞌睡,嘲诮了不闻。遥知读此诗,拊手髯一掀。

登洪崖桥与通端三首 其二

释德洪释德洪 〔宋代〕

鸡声乱人语秀,山色涴我衣裳。洗尽人间热恼,还君坐上清凉。

和杜抚勾古意六首 其六

释德洪释德洪 〔宋代〕

暮年一杯春,愁边赖开拓。醉乡归路稳,城郭见隐约。

万事付颓然,破帻风堕落。胸次竟何有,八窗洞空廓。

© 2023 楼上诗词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