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一止

刘一止

刘一止(1078~1160)字行简,号太简居士,湖州归安(今浙江湖州)人。宣和三年进士,累官中书舍人、给事中,以敷文阁直学士致仕。为文敏捷,博学多才,其诗为吕本中、陈与义所叹赏。有《苕溪集》。 

生平

  刘一止,七岁能文,试太学,有司欲举其兼代官职,一止不就。徽宗宣和三年(1121)进士。监秀州都酒务,迁越州教授、参知政事。高宗建炎四年(1130),详定一司敕令所删定官。

  宋绍兴初,召试馆职,宋高宗大为称赏。绍兴间,历秘书省校书郎,监察御史,起居郎奏事。高宗曾不无自得地说:“朕亲擢也”,在官期间,极陈堂吏、宦官参政之弊,终为人所忌恨,以言事罢,主管台州崇道观。起知袁州,改浙东路提点刑狱。召为中书舍人兼侍讲,迁给事中,又以言事罢,后被罢为提举江州太平观,进敷文阁待制。一止以忤秦桧,两次奉祠,御史中丞何若奏一止迎附李光,傲迈慢上,被削职。秦桧死,召至国门,以病不能拜任,力辞,以敷文阁直学士致仕。绍兴三十年十二月卒,年八十二(此据《行状》,《宋史》本传作八十三)。

  有《苕溪集》五十五卷传世。事见《苕溪集》卷五四《阁学刘公行状》,《宋史》卷三七八有传。▲

著述名录

  刘一止诗,自成一家,吕本中、陈与义读后叹道:“语不自人间来也。”刘一止的词题材广泛,主要包括羁旅行役、纪行咏怀、酬唱离别等方面。他的词作艺术性很强,擅于融情于景,化用前人诗句及典故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而且语言浅切明畅、工致典雅,给人一种赏心悦目之感。曾以一首《喜迁莺·晓行》词在当时获得“刘晓行“之美誉。著有《类稿》50卷。以清拥万堂《苕溪集》(藏北京图书馆)为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清朱祖谋跋本(简称朱本)、《两宋名贤小集》(简称小集)。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存此42首。

作者《刘一止》的诗文

寄燕山帅幕家侄季高一首

刘一止刘一止 〔宋代〕

畴昔江湖自在身,而今骑马犯边尘。宁无楚尾吴头梦,历遍燕南赵北春。

壮士似渠终有遇,衰年如我尚谁亲。屈州抑县不伸里,老此嵚嵚可笑人。

与家侄季高夜语用毛内相韵

刘一止刘一止 〔宋代〕

儒生习气非偶然,出入文史东西家。扫除净尽如宿草,春风一夕已复芽。

子方妙年有奇气,我已种种成苍华。文章百巧坐一穷,无地可学东陵瓜。

擩哜山色吞湖光,凛凛尚可驱百邪。子昔自云有仙骨,梦骑青螭籋飞霞。

要与李杜高颉颃,下视馀子窘可嗟。寒灯夜语耿不寐,似觉冰雪生齿牙。

颇言室有法喜妻,幸是元无翁可挝。何如从吾巢云巅,共访葛洪学丹砂。

悼忠显刘公二首 其一

刘一止刘一止 〔宋代〕

时相开边隙,膻胡入帝州。痛心惟主辱,何意辨身谋。

义气摧山岳,高居照斗牛。天令光史册,为洗百年羞。

小斋即事二首 其二

刘一止刘一止 〔宋代〕

旱夏甘雨零,坐见草木长。天怜官穷隘,乞与风飒爽。

四檐溜通池,激激听微响。虽非山林间,故作山林想。

周元举侍郎挽诗一首

刘一止刘一止 〔宋代〕

回翔三纪到丹泉,始觉深归雨露边。黄霸声名初不减,吾丘智略孰居先。

勤劳再见云横岭,志业空惊雪满颠。愁绝故山三径晚,不堪持酒酹风烟。

次韵虞仲容咏雪一首

刘一止刘一止 〔宋代〕

十年九作穷途客,惯见天花面旋飘。江上舞鸥如背我,沙边立鹤独齐腰。

衣黏落片行呼酒,船触轻冰半渡桥。谁识此时诗思乱,缓歌黄竹想西瑶。

家弟元成将参部来取别是夕忽梦与元成跨马并行隐隐闻车毂声如在道途觉而作诗并以赠行

刘一止刘一止 〔宋代〕

荒凉半亩居,风烟夜沈沈。安得清梦间,尚有车毂音。

自我客京华,半世历嵚嵚。日月不相贷,鬓有微霜侵。

骑马著青衫,兹事已不任。如何栖迟中,心迹犹差参。

梦境通前生,染习良已深。岁月不可磨,愈厉如精金。

富贵岂足道,大是功名心。勉哉子驰驱,壮志方在今。

力学懒似侬,膏肓恐难针。

允迪以羊膏瀹茗饮吕景实景实有诗叹赏仆意未然辄次原韵

刘一止刘一止 〔宋代〕

精金不受钏钗辱,瑞草何曾取膏腹。乳花粥西名已非,荐以羊肪何太俗。

山林钟鼎异天性,难遣华腴偶穷独。森森正味苦且严,玉质无瑕谁敢戮。

君家馔林多错本,读罢流涎诳枯吻。故令茗盌变腥膻,远想黄封雪花酝。

呼酪为奴逢彼怒,自惜争雄巧相污。

我宁不饮信我说,独喜君诗有神助。君不见穆家兄弟故可人,概以骨鲠恐异趣。

梅子渐朝议挽诗一首

刘一止刘一止 〔宋代〕

世事何曾有到头,此心安处便休休。田园竟老陶元亮,乡里谁如马少游。

乐施轻财知气概,飞觞举白见风流。吁嗟四十年前梦,追怆经行泪莫收。

孺人张氏挽诗一首

刘一止刘一止 〔宋代〕

慈惠闺门浃,清真意不私。台臣有贤操,母德是吾师。

家近青乌卜,名传黄绢碑。冯勤终贵宠,他日岂胜悲。

© 2023 楼上诗词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