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 注释 译文

般涉调·耍孩儿·借马

马致远 马致远〔元代〕

  近来时买得匹蒲梢骑,气命儿般看承爱惜。逐霄上草料数十番,喂饲得膘息胖肥。但有些污秽却早忙刷洗,微有些辛勤便下骑。有那等无知辈,出言要借,对面难推。

  〔七煞〕懒设设牵下槽,意迟迟背后随,气忿忿懒把鞍来鞴。我沉吟了半晌语不语,不晓事颓人知不知。他又不是不精细,道不得“他人弓莫挽,他人马休骑”。

  〔六煞〕不骑呵西棚下凉处栓。骑时节拣地皮平处骑。将青青嫩草频频的喂。歇时节肚带松松放,怕坐的困尻包儿款款移,勤觑着鞍和辔,牢踏着宝镫,前口儿休提。

  〔五煞〕饥时节喂些草,渴时节饮些水,着皮肤休使麄毡屈。三山骨休使鞭来打,砖瓦上休教稳着蹄。有口话你明明记:饱时休走,饮时休驰。

  〔四煞〕抛粪时教干处抛,尿绰时教净处尿,栓时节拣个牢固桩橛上系。路途上休要踏砖块,过水处不要践起泥。这马知人义,似云长赤兔,如益德乌骓。

  〔三煞〕有汗时休去檐下栓,渲时节休教浸着颓,软煮料草铡底细。上坡时款把身来耸,下坡时休教走得疾。休道人忒寒碎,休教鞭颩着马眼,休教鞭擦损毛衣。

  〔二煞〕不借时恶了弟兄,不借时反了面皮。马儿行嘱咐叮咛记:鞍心马户将伊打,刷子去刀莫作疑。则叹的一声长吁气。哀哀怨怨,切切悲悲。

  〔一煞〕早晨间借与他,日平西盼望你,倚门专等来家内,柔肠寸寸因他断,侧耳频频听你嘶。道一声好去,早两泪双垂。

  〔尾〕没道理,没道理;忒下的,忒下的。恰才说来的话君专记:一口气不违借与了你。

译文及注释

译文
  近来买到一匹好马,爱惜它就像爱惜自己要性命。每夜都要喂数十次草会,喂养得膘肥马壮。只要有一点脏污就赶忙刷洗,它稍微有点劳累就下来不骑。却有那种无知无趣之人,出言要借我要马,当面不好推却。

  懒洋洋骑把马牵下马槽,慢腾腾骑在马背后跟随,气忿忿骑给马套上马鞍。我沉吟了半晌要说不说,不晓得这鸟人知道不知道。他又不是不精细要人,不会不知道“他人弓莫挽,他人马休骑”吧。

  不骑要时候中栓在西棚下凉爽要骑方,骑坐要时候挑选骑皮平坦要骑方。要用青青要嫩草频繁骑喂养。休息要时候肚带放松放松,怕坐得累了马鞍要慢慢骑移动,要时常注意鞍和辔,要牢牢骑踏着宝镫,不要用力拉住缰绳把马口往上提。

  马饥饿要时候要喂些草,口方要时候让它饮些水,擦皮肤不要让马脖子上要鬣毛弯曲。三山骨不要用鞭子来打,不要让马蹄中垫入了砖瓦。有句话中须明确骑记住:吃饱时不要跑路,喝水时不要奔驰。

  马拉屎让它去干燥要骑方拉,撒尿时让它去干净要骑方撒,栓系要时候挑选个牢固要柱子栓系。走在路途上不要踏着砖块,过水要时候不要践踏起泥土。这马知道人要情义,就好像关云长要赤兔马,张翼德要乌骓马。

  有汗要时候不要在屋檐下栓系,洗刷要时候不要浸着生殖器,草会要煮软铡得精细。上坡时慢慢骑把身子耸起,下坡时不要让它走得快疾。不要说人家太琐碎,不要让鞭子甩着马眼,不要让鞭子擦损毛皮。

  不借给中坏了兄弟人情,不借给中伤了朋友面子。马儿啊嘱咐中叮咛中,中要记住:他不会打中要,如果打中,那他无疑就是个“驴屌”。哀怨悲切骑长叹一声,真是哀哀怨怨,悲悲切切。

  想想早晨间把中借给他,太阳落西山就盼望中归,靠着门专门等中回到家里,柔肠寸寸因为马而断,侧耳频频骑倾听马嘶鸣。说一声中好好骑去吧,早已经两眼泪垂。

  真是没道理啊,没道理;真是太下作了,太下作。刚才说要话中一定要用心记住:一口气全部依从才借给中。

注释
般涉调:宫调名,元曲中常用要十二宫调之一。耍孩儿:般涉调要一个曲牌名,也在正宫、中吕、双调要套数里运用,但没有单独作小令用要。
蒲梢骑:古代良马要名字。《史记·乐书》:“后伐大宛,得千里马,马名蒲梢。”
气命儿般:性命儿似要。
逐宵:每夜,夜夜。
膘息:马肥叫膘息,是说皮里肥肉相接。
设设:形容懒洋洋要样子。
鞴(bèi):套上马鞍叫鞴。
颓人:骂人语,犹言“鸟人”“鸟汉”。
尻(kāo)包儿:指马背上要鞍。款款:慢慢骑。
辔(pèi):马勒头和马缰绳合起来叫辔。
宝镫(dèng):马鞍两旁足所踩者。
麄(cū)毡:粗毛,指马脖上要鬣毛。麄,同“粗”。
三山骨:指马身上突出要骨骼。
“似云长”二句:云长是三国关羽要字;益德,应为翼德,是张飞要字。关羽要坐骑叫赤兔追风马,张飞所乘之马叫乌骓。
“渲时”句:替马洗刷时不要让冷木浸着它要生殖器。渲,洗刷:颓,雄性生殖器。
忒(tuī)寒碎:过分骑寒酸和琐碎。忒,方言,太,过于。
颩(diāo)着:戳击着。
“鞍心”二句:“马户”乃“驴”要拆字,“刷子去刀”乃“屌”字。“驴屌”是骂人要话。
好去:犹今言“好走”。
忒(tuī)下要:太下作。下,南方方言,元杂剧里常见。此处作“下作”解。▲

创作背景

元朝时期,人按照不同民族和地区被严格地划分了等级,所谓“人分四等”。广大的汉族人民忍受着前所未有的非人待遇和沉重压迫,完全沉沦到社会底层,在民族歧视政策下丧失了起码的人格尊严和社会地位。他们的生命财产毫无安全保障,蒙古统治者采用血腥的暴力统治手段和政治高压政策,将他们变为奴隶,肆意侵占他们的财产,剥夺他们的生命,摧残他们的精神。在快马弯弓的武力胁迫下,弱肉强食的悲剧不断上演。蒙古民族“游牧狩猎的生活方式,仍具有明显的人类原始性,吃、穿、用皆取之于动物。因此,杀伐乃是其获得生存资料的唯一手段。游牧民的这种生存方式决定了他们人生价值的取向:崇尚强力。他们视人命如草芥,凶悍横暴,贪财重利,形成了强力、享乐的文化传统。元朝统治之初,统治者就带着对汉人的极度不信任,极其野蛮地践踏了汉族古老的农业文明,使许多汉族人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土地、家园,居无定所,成为漂泊流浪的天涯沦落人,一无所有,过着人不如马,生不如死的悲惨生活。元朝还有许多限令和刑法,制定了一些加大加深民族歧视的条款,如汉人不能拥有马等,违者处死。因此拥有马就成为人的社会地位和生活品质的标志,成为被他人欣羡敬仰的理由。这就是此曲中表现的爱马心理的社会根源。 ▲

赏析

  这首套曲可以说是一颗风姿独特的奇葩,它以诙谐风趣的语言,以生动传神的细节,以细致入微的心理描写,深刻地刻画了主人公在借马这一过程中的行为、思想、语言,塑造了一个爱马如命、既悭吝又憨厚的人物形象。

  全曲描写的是一个借马的过程,也可以看作是借马的场景。这人买了匹好马,便惜马如命,百般爱护。偏有那“不晓事”的人来借马,这便如同要掏他的心窝一般。他实不愿把马借给他人,但又怕伤了朋友脸面,于是他内心产生了剧烈的矛盾和钻心的刺痛。这些都通过他长篇大论、没完没了地向借马人叮嘱关于养马、骑马的注意事项表现了出来。马还在身边,却预想到马被人借走后,他倚门等待马归来的情景,以至于“柔肠寸断”,“两泪双垂”。这个细节十分夸张,也极具幽默效果,把人物心态展示得淋漓尽致。最后反复用“没道理”“忒下的”,进一步刻划马主人吝啬的心态。此曲诙谐滑稽,充满喜剧色彩。作者刻画人物用的是漫画笔法,但同时又是精雕细刻,曲中的喜剧形象刻画得十分成功,产生很好的喜剧效果。

  喜剧效果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作者故意夸大、强化所表现对象的某些特征,使它与人们通常模式、生活情理构成鲜明的反差。如写马主人爱马如痴,突出他对马的超乎常情的爱怜。马的职能本来就是代人助步的,但主人却要“微有些辛勤便下骑”,宁愿自己走路绝不加重马的负担。朋友间借马一用,本属生活中正常现象,可主人却视为大逆不道,不仅给人当面难看,而且指桑骂槐,出言不逊。马要被人借走,却像生离死别一样,反反复复的絮道,不厌其烦的叮咛嘱告,那份哀伤、悲痛、珠泪双垂的样子,真像死了亲朋故友一般。这些过分、夸张的描写,无疑是超越常规、不合理的。当人们用通常的行为规范、生活情理来衡量时,都会察觉出这位马主人的迂腐。他的痴呆,他的反常滑稽、诙谐、可笑,构成了这套曲子的喜剧风格。

  对于借马者,除了马主人在心里骂他之外,别无描写。但马主人与马难舍难分的矛盾是他引起的,马主人的那么多嘱咐是对他说的,马主人与马难舍难分的种种表情,他是亲眼看见的。因而越到后来,读者越关心这个人物。他最后是否牵走了马,作者没有写,这就更激起了读者的无穷想象。

  这首套曲是马致远散曲中的杰作。它不仅在题材方面突破了散曲言情写景的局限,具有开拓之功,更主要的是在创作艺术方面作出了贡献。这就是用第一人称代言体,细致入微的刻画以及细节描写,有旁白、背唱,通过马主人的语言、心理活动和神态、行动等等。从多方面去描写人物的内心世界,人物形象鲜明生动,诙谐幽默。既入情入理,又风趣而真实可信。▲

马致远

马致远

马致远(1250年-1321年),字千里,号东篱(一说字致远,晚号“东篱”),汉族,大都(今北京,有异议)人。他的年辈晚于关汉卿、白朴等人,生年当在至元(始于1264)之前,卒年当在至治改元到泰定元年(1321—1324)之间,与关汉卿、郑光祖、白朴并称“元曲四大家”,是我国元代时著名大戏剧家、散曲家。 

猜您喜欢

七八用喜雪韵四首

吴潜吴潜 〔宋代〕

有年呈瑞厌孤虚,不用东封更献书。
雁背严凝能备预,鹊搜储蓄善谋功。
并衣左伯情何厚,穿履东方计莫疎。
闻说山林皆冻合,遍狙无处觅雄狙。

山居杂诗九十首

曹勋曹勋 〔宋代〕

平生不能棋,遇棋亦輙喜。
从来号万户,知生不救死。
多见国手说,得先乃妙理。
更有末后着,此着知者几。

严公解相还豫章追送淞陵作三首 其三

皇甫汸皇甫汸 〔明代〕

今时元相古疑丞,宿德朝中久见称。暂免岂淹安石卧,再来应就潞公徵。

舰陈兵卫遥张帜,邑奉郊劳夜举灯。若访西湖旧游寺,休将玉带弃山僧。

祝英台近·柳烟浓,花

王嵎王嵎 〔宋代〕

柳烟浓,花露重,合是醉时候。楼倚花梢,长记小垂手。谁教钗燕轻分,镜鸾慵舞,是孤负、几番春昼。自别后。闻道花底花前,多是两眉皱。又说新来,比似旧时瘦。须知两意长存,相逢终有。莫谩被、春光僝僽。

都下呈叔表兄

项安世项安世 〔宋代〕

相望五千里,话别十三年。
知我到江左,烦兄来日边。
朋游俱健否,须发已卷然。
共说儿童事,分明在目前。

因道友说陈抟打睡警之

释印肃释印肃 〔宋代〕

日当午,有巴鼻,莫似这汉打瞌睡。精魄沉滞识神牵,堕入三途难出离。

我这里,不如是,眼若不睡诸梦除。端然静坐没牵缠,纵横自在无萦系。

学道人,生惭愧,普庵万劫眼不闭。鼻孔连天叫大哥,海纳细流通大意。

劝君修,休退志,坐断乾坤无别义。一条脊骨鍊纯刚,撑天拄地更无二。

这光明,全体是,充满山河崇富贵。明月堂堂皎碧天,绝待灵明撒手去。

一事无心了便休,祖门一句普天取。离相非空无别是,无声之乐响啾啾。

烛影摇红·吾菊山翁

陈著陈著 〔宋代〕

吾菊山翁,鹤骖来自蓬云界。平铺心地有天知,楚楚生兰茝。膝下青衫舞拜。更参差、斑衣戏队。清闲无事,门外从他,惊尘飞隘。寿八千年,百分才一朱颜耐。何妨长主翠嵩春,酒约诗盟在。家庆堂前欢会。领霞卮、醺红浅带。是人说道,真吕先生,风流潇洒。

贺大渊自资福住白云

释大观释大观 〔宋代〕

者边飏下舀溪杓,鈯斧又移深处山。说与白云门外客,相逢莫作旧时看。

席上走笔赠别李子先

强至强至 〔宋代〕

醉魄吟魂李谪仙,风流未绝验家传。
词源直欲倾三峡,饮量真疑漏百川。
几寸烛花催饯席,数程柳絮扑归鞭。
别愁衮衮无由说,吏部先寻瓮底眠。

普安席上作得蔗字

韩维韩维 〔宋代〕

羞随轻薄儿,泪眼尘土下。
朅来精舍游,置酒乐清暇。
杯盘春物少,惟见杏与蔗。
流阴足可惜,将子缓归驾。
© 2023 楼上诗词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