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十四,父母双亡,依三峰靘禅师为童子。哲宗元祐四年(1089),试经於东京天王寺,冒惠洪名得度为僧。四年后南归,依真净禅师於庐山归宗寺,随真净迁洪州石门。二十九岁始,游方东吴、衡山、金陵等地,住金陵清凉寺。冒名剃度事发,入狱一年,勒令返俗。后至东京,入丞相张商英、枢密郭天信门下,再得度,赐名宝觉圆明禅师。徽宗政和元年(1111),张、郭贬黜,亦受牵连,发配朱崖军(今海南三亚)。三年,得释。四年,返筠州,馆於荷塘寺。后又被诬以张怀素党系南昌狱百馀日,遇赦,归湘上南台。高宗建炎二年卒,年五十八。
世人作梅词,下笔便俗。予试作一篇,乃知前言不妄耳。
藤床纸帐朝眠起,说不尽无佳思。沉香断续玉炉寒,伴我情怀如水。笛声三弄,梅心惊破,多少春情意。
小风疏雨萧萧地,又催下千行泪。吹箫人去玉楼空,肠断与谁同倚。一枝折得,人间天上,没个人堪寄。
我本瀛海人,瓠落九州土。三山不得归,六鳌竟何所?
凝精耿宵寐,往往呼安期。跂余紫霞想,感此白日驰。
客有金庭仙,玉霄住云月。近从爵溪来,霜纨卷溟渤。
褰衣拂天姥,跣踞青芙蓉。羲和擢僵指,夜寒笞六龙。
金乌飞上天,露草忽已晞。奈何秘灵境,忍使人民非。
朝褰四明霞,夕涉会稽道。郑弘招不来,贺监亦已老。
胥涛吼奔雷,逆折生回风。鸾乘桂子府,鹤语梅花宫。
清湖自歌舞,颜发凋青红。壶丹碧光泻,剑影洞庭水。
霜落山橘寒,还过吴王里。吴王湎不醒,馆娃骨已冰。
乃尔忆张果,亦复寻茅盈。玉妃发春哂,手折双琼花。
寄赠两女兄,相逢学丹砂。翩然不肯留,浪迹金陵市。
长歌六帝秋,袅袅闻梦耳。青裾曳明月,问我丹井南。
挥手绿云表,语别愁何堪。往年去天台,药草径香满。
彼之溪上人,泣向西风断。琼台天上遥,银桥雾中没。
葛陂一丈竹,鳞鬣生倏忽。飙车划雷逝,轮辕不相将。
尺地不可缩,况兹道路长。故人衡湖居,旧约赤城下。
缘厓履灵迹,弄瀑漱清泻。今闻绾汉绶,好作常州牧。
兴公赋金声,名山阻高躅。东行即相讨,自称回道人。
榴皮醉香墨,晓过东林春。海图慎勿视,但恐驰其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