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
缓步走出临淄城的城门,遥望萧瑟死寂的荡阴里。
那里有三座坟墓紧相连,形状大小都非常的相似。
请问这里是谁家的墓地,田开疆、古冶子和公孙氏。
他们的力气能推倒南山,又能截断系大地的绳子。
不料一朝遭到谗言,他们三人却是因为两个桃子的原因而死 。
谁能够设想出这个奇计?他就是齐国的宰相晏子。
注释
梁甫吟:据人民文学出版社《乐府诗选》,这篇为齐地土风,可能诸葛亮作。
齐城:齐都临淄,在今山东淄博市临淄城北八里。
荡阴里:又名“阴阳里”,在今临淄城南。
累累:连缀之貌。这二句是说三坟相邻,坟形大略相似。
田疆古冶子:据《晏子春秋·谏下篇》载,公孙接、田开疆和古冶子三人,事齐景公,以勇力闻名于世。晏婴因他们三人,“上无君臣之义,下无长率之伦,内不以禁暴,外不可威敌,此危国之器也”。他劝景公设计除掉他们,景公同意了他的意见,因将二桃赠给三士,让他们计功食桃。公孙接自报有搏杀乳虎的功劳,田开疆自报曾两次力战却敌,于是各取了一桃。最后古冶子说:“当年我跟随君上渡黄河,战车的骖马被大鼋鱼衔入砥柱中流,我年少又不会游水,却潜行逆流百步,顺流九里,杀死了大鼋鱼。当我左手拿着马,右手提着鼋头跳出水面的时候,岸上的人们都误认为是河伯。我可以说最有资格吃桃子,二位何不还回桃子?”公孙接、田开疆二人听后皆羞愧自刎而死。古冶子见此,凄然地说:“二友皆死,而我独生,不仁;盛夸己功,羞死二友,不义;所行不仁又不义,不死则不算勇士。”因此,他也自刎而死。
排:推也,这里是“推倒”的意思。南山:指齐城南面的牛山。
绝:毕,尽。地纪:犹“地纲”。“天纲”与“地纪”,指天地间的大道理,如“仁”、“义”、“礼”、“智”、“信”等。一朝:一旦。
晏子:齐国大夫晏婴,历事灵公、庄公、景公三朝,乃齐国名相。▲
诗的前四句,先从位于齐城(今山东淄博)东南荡阴里(一名阴阳里)之三壮士冢写起。“步出齐城门,遥望荡阴里。”“步出”与“遥望”相呼应,人未到而两眼视野先到,表明了对三坟之专注。“里中有三坟,累累正相似。”这是已经来到冢前,看清了三坟相连,形状相似。这三坟相似,也象征着三位勇士之相似,皆勇力超人,皆有功于君,皆使气好胜,皆被谗不悟。接下去六句转而写坟中三人的遭遇。
“问是谁家墓”,明知故问,是为了突出所咏对象。答曰:“田疆古冶子”,这是以两人之名代三人之名,其中包括公孙接。“力能排南山,又能绝地纪。”紧承上句,盛赞三人勇力绝伦。排南山,推倒南山(齐城南之牛山)。绝地纪,语出《庄子·说剑篇》:“此剑上决浮云,下绝地纪。”这里指折断地脉。这样的勇士,结局却又如何呢?“一朝被谗言,二桃杀三士。”一朝,既言时间之速,也表明此阴谋之轻易得行。“谗言”二字,倾向性极明,既是对三士的同情、惋惜,也是对主谋者的有力谴责。二句写得斩截有力,使入感到毛骨悚然。二桃,比起三个力能推倒南山、折断地纪的勇士来,那真是太渺小了,太微不足道了,然而竟能实现杀掉三士的目的。诗句所构成的这一巨大反差,足以使人惊心动魄。诗至此,似可结又实未结,因为还留下一个疑问,这就是“谁能为此谋”?答曰“国相齐晏子”。结尾再一次用问答句式,波澜突起,把做国相的晏子指名道姓地点出来。二句看似客观叙述,不着议论,不含感情,实则皮里阳秋,有深意在。一问,意在提醒读者注意设此不寻常之谋的人,一答,指名道姓交代出为谋之人。
“国相”,字面上是点明其身份,实际上是谴责这个居于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肩负沟通上下、协调文武之责的“国相”,人当以至此。这样的行为与“国相”的地位、气度、职责该是多么的不相称。“齐晏子”,是直点其名,意在立此存照,永远展出示众,使人们知道,这个善机变、巧谋划的“名相”,竟干出了这样的事。关于此诗作意,一般皆取前引朱乾的说法,但也有人持相反的看法,认为朝有悍臣武夫,宰相不能制,就应该有晏婴这样的能臣。
从诗的主题和语言看,这首古辞当是出于文人之手。在汉乐府诗作中,此诗显得朴拙了一些,但结构还是比较严谨的,诗从望荡阴里、见三坟写起,转到写坟中人被谗言遭杀害的悲惨事件,再转到揭出设此毒计之人。层层推进,语语相衔。诗中两用问答句式,都处在诗的关键处,既起醒目作用,又使文气免于平实。语言虽质朴而少文彩,但句句简洁,文雅而不艰涩,明白而不浅俗,可见是经过一番锤炼之功的。▲
此诗为乐府古辞,属《相和歌·楚调曲》。一作《泰山梁甫吟》。这首古辞从写坟开始,保留了葬歌痕迹,但从内容看,与葬歌毫不相干,而是一首咏史诗,所咏为齐景公用国相晏婴之谋,以二桃杀三士的故事。
寂寞娄东寺,经过岁暮时。后凋霜柏古,乱点石苔滋。
方外尊吾友,龙门得老琦。十年今几遇,早岁故相知。
震泽三江入,虹桥五色垂。水西春酒熟,花下晚尊移。
联句应题竹,留餐更折葵。那知俱是客,各以业为师。
莲社招呼费,茅堂出处卑。也驰支遁马,而向习家池。
何物讥臣朔,如人舞怪逵。遂令兄弟急,岂但友生疑。
落落情偏好,悠悠事莫期。参商天上路,萍梗海之涯。
向忆身犹白,前修道不缁。君攀狮子座,我把桂花枝。
吴子非无学,周胥亦有为。龙泉终再合,豹管未容窥。
泥滑双扶屐,灯明共弈棋。笑言方款合,交谊更坚持。
好客囊羞涩,捐人佩陆离。初筵俄列豆,屡舞竟扬觯。
醉揖都轻别,醒吟每重思。优哉聊复尔,舍此欲何之。
伐木鸣幽鸟,椷筒寄阿谁。玉山投美璞,珠水照摩尼。
为说饶清事,从游尽白眉。载观名胜集,多是故人诗。
自笑如张翰,何烦识项斯。江帆风去逆,林馆雨留迟。
紫研玄香润,纹窗棐几宜。翔鸾开粉纸,直发引乌丝。
燕坐书成癖,穷探字识奇。雄文《毛颖传》,小隶《武梁祠》。
韩柳文章在,云龙上下随。两家才并立,千喙语难追。
小子真狂简,前贤讵点嗤。百金宁取直,三绝且闻痴。
漫与非神品,居然奉令仪。异时倾孔盖,八字读曹碑。
回首高飞隼,行歌倒接䍦。剡溪归尽兴,泌水乐忘饥。
野阁延疏广,韦编拾散遗。儒冠傲轩冕,农耒力菑畬。
明月怀人远,长林鼓瑟悲。平常要久契,翻覆讶群儿。
愿把平生意,毋求小有疵。矢心同白水,披腹献丹墀。
把袂寒潮上,还家夜雪吹。上人逢顾恺,冯谢拙言词。
小雨清尘,微阳催暖,暗绿天涯烟草。花随燕堕,客为莺来,幽径乱红难扫。
惆怅朱檐画廊,如此芳时,倚栏人少。剩隔溪蝴蝶,参差装点,夕阳词稿。
曾记得、陌上寻钿,湖边沽酒,艳说苏堤春好。罗裙梦里,玉板尊前,忽忽旧愁颠倒。
重听清歌曼声,振触无聊,那回情抱。况东风亭馆,飞残香絮,柳阴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