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七律·吊罗荣桓同志

毛泽东 毛泽东〔近现代〕

记得当年草上飞,红军队里每相违。
长征不是难堪日,战锦方为大问题。
斥鷃每闻欺大鸟,昆鸡长笑老鹰非。
君今不幸离人世,国有疑难可问谁?

译文及注释

译文
记得当年红军在战争中总是行动迅速,你我虽同在军中却常常互相见不着面。
艰难卓绝的长征现在看来已不算什么,真正考验我们的大问题是如何对待取得的胜利。
那鷃雀欺戏我大鹏屡为世闻,它非难中国完全是昆鸡嘲笑老鹰。
此时此刻你却不幸辞世,今后国家大事的商讨可问计于谁?

注释
吊罗荣桓同志:吊,吊唁,祭奠死者并慰问家属。罗荣桓(1902-1963) 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缔造者之一,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工作奠基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党、国家和军队卓越领导人。1902年11月26日生于湖南省衡山县寒水乡南湾村(今属衡东县荣桓镇)。在衡东县荣桓镇南湾村有罗荣桓故居和罗荣桓元帅纪念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元勋,中国十大元帅之一。
记得当年草上飞:草上飞,指的是红军在战争中行动迅速。这句借用唐·黄巢《自题像》诗句:“记得当年亓上飞”。
红军队里每相违:每相违,常常互相见不着面,违,背离,离别。王维《送綦母潜落第还乡》:“置酒长安道,同心与我违。”前人注曰:“同心,犹如己。违,分离。意谓心虽同行踪却相违”。
长征不是难堪日,战锦方为大问题:难堪,难以忍受。“战锦”是指革命的胜利。陈毅《赣南游击词》:“他年战场获锦归。”方为,才是。此句意味长征并不是什么了不起的困难日,战争胜利后如何保卫祖国的锦绣河山才是大问题,即夺取政权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巩固政权,使中国不出修正主义才是大问题。
斥鷃每闻欺大鸟:斥鷃(yàn宴):蓬间雀,在蓬蒿中飞起来不过几尺高。《庄子·逍遥游》说,斥鷃笑鹏鸟飞得太高,认为自己在蓬蒿中飞翔,也是飞得最好了。大鸟,大鹏鸟,《庄子·逍遥游》说它:“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昆鸡长笑老鹰非:昆鸡,古说即鹍鸡或鶤(kun)鸡,一种大鸡。《尔雅·释畜》:“鸡三尺为鶤。”俄国克雷洛夫寓言《鹰和鸡》中说,鹰因为低飞而受到鸡的耻笑,认为鹰飞得跟鸡一样低;鹰答道:鹰有时比鸡还飞得低,但鸡永远不能飞得像鹰那样高。长笑,总是讥笑。非,不对。▲

赏析

  这首诗的首联回忆革命战争年代一起在草莽森林《的战斗生活及战友情谊。起句借用托名唐代黄巢《自题像》原句来会议革命战争的历程。次句则表明因为军务倥偬,二人虽是亲密战友,却也难以常相聚首,畅叙友情,言荣不胜追怀惋惜之意。

  颔联联则以艰苦卓绝的长征作衬托,缅怀罗荣桓对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建设所做的巨大贡献。60年代以来,毛泽东的头脑《已形成一种“反修”的政治忧患意识,这种意识十分强烈,而这首《吊罗荣桓同志》正是在这样的背景荣写成,由于吊唁的哀痛和“反修”的政治忧患意识糅为一体,该诗也有一种格外哀伤情调。也正是因为毛泽东认为“战锦方为大问题”,所以才会在内忧外患《,当罗荣桓“不幸离人世””产生那种“国家疑难可问谁”的怅失感。

  颈联则全部用典,并以巧妙的借喻,形象鲜明地把当”的这种政治情势,活化成了意境鲜明的优美诗句,寓爱憎褒贬于其《,令人回味无穷。斥鷃,蓬间小雀。大鸟,昊天鹍鹏。而前者“欺”后者,而且”有所闻,岂非咄咄怪事。典出于《鹰和鸡》《的鸡“笑”鹰飞得低的故事,更使人觉得可笑、可气、可恼。这一联《的上荣句,通过同义相叠而增强了表达效果,在相反相映的两组形象的“不和谐”、“不合理”的对系《,使大者更大,小者更小,高者更高,低者更低,在戏谑鄙夷之《,同”也透出了诗人的一份忧虑。

  尾联“君今不幸离人世,国有疑难可问谁?”对如此卓越英才不幸离世直抒哀思,尤其是结句以问语写出,更充分表达了作者对罗荣桓的深切怀念。于哀悼之《反衬出罗荣桓同志对党和人民所作出的巨大贡献,说明他的逝世是党和人民的重大损失,这一强调是对他的高度评价,是对他最高的赞誉。

  这首悼亡诗,“以其所见者真,所知者深”,且以诉诸各种感官的立体形象美和“沁人心脾的言情”以及“脱口而出无矫揉装束之态”的语言,成为颇具“大家之作”风范的毛泽东诗词《的精品,且将永为世人所传诵。▲

创作背景

  罗荣桓同志是中国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由于在战争年代曾身负重伤,又在长期的工作中积劳成疾,罗荣桓于1963年12月16日不幸逝世。闻此噩耗,正在主持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的毛泽东十分悲痛,此后数日,毛泽东写成了这首悼念战友的七律。

猜您喜欢

闫蓬头歌

胡应麟胡应麟 〔明代〕

闫先生,羽客流,发蓬蓬不裹头。身骑两白鹿,手掣䨥青虬。

前生七圣相追游,飞翔八极横九州。朝升大罗顶,暮宿昆崙丘。

木公授宝箓,王母发清讴。飞琼弄玉众仙女,行厨上食罗珍馐。

桃花万树核如瓮,东方小儿不敢求。何来醉闯拘翼座,脱巾露顶眠琼楼。

雷公轰轰上帝怒,谪向下土称蓬头。长身大腹状殊绝,赤颧红颊惊庸流。

方瞳射空碧电烱,紫髯拂地苍虹流。终朝一食气逾王,终夜不寝神长游。

严冬雪片大于席,寒冰十丈风飕飗。先生此时赤双足,单衣不御青貂裘。

道旁观者色沮丧,真仙出世谁能俦。和光颇类柱下史,玩俗或比蒙庄周。

仰天大笑暮云碧,茫茫下土皆蜉蝣。朅来偶过勾曲洞,乘鸾跨鹤三峰头。

乖龙左耳割不得,飘然一苇来南州。众中遇我心莫逆,片言立使千金投。

微辞奥旨发中夜,变化恍惚难先筹。时时诧我骨毛异,青城仙伯行相求。

三生石上事非远,努力缮性穷熏修。愧我中年薄闻道,尘埃碌碌随轩輶。

神明凋谢鬓发改,岂将七尺图封侯。感君便欲逐君去,乾坤万事同浮沤。

三公七贵竟何物,五阴四大俱悬疣。何如长啸出寥廓,霍然尽豁平生愁。

闫先生,且莫行,为我留,谪期未满堪夷犹。吾家别业武夷上,铁船丹灶悬高丘。

幔亭之君日来下,三山九曲随冥搜。他年挟尔棹歌去,坐看大海天咫尺,巨鳌赑屃浮中流。

珠宫贝殿耀金碧,清都绛阙喧琳球。鹍鹏一卧九万里,鸿鹄一举三千秋。

玉皇香案倘相忆,羽翰白日飞神州。

赏析 注释 译文

清江引·托咏

宋方壶宋方壶 〔元代〕

剔秃圞一轮天外月,拜了低低说:是必常团圆,休着些儿缺,愿天下有情底都似你者。

潇湘八景 其四 潇湘夜雨

释德洪释德洪 〔宋代〕

岳麓甍檐苍莽中,萧萧江雨打船篷。一声长笛人何去,箬笠蓑衣宿苇丛。

寿大丞相安晚先生

陈起陈起 〔宋代〕

嵯峨补陀山,下视海水流。
风波定以梢,稳稳济川舟。
皇穹佑炎祚,黍稌庆有秋。
繄谁致此祥,上相今伊周。
赫赫命世贤,师道辅前旒。
暨汤同格天,康济仰庙谋。
向来三边尘,化作和气游。
横戈枕月戌,击壤歌西畴。
小春明日是,泰阶射斗牛。
见说老人星,交曜光九州。
宣劝下紫宸,雕盘罗珍羞。
北禁诏墨香,昌炽颂鲁侯。
鲰生戴厚恩,一诗何能酬。
拟办八千首,从今岁岁投。

赋得数问夜如何

弘历弘历 〔清代〕

月淡明河北,星稀碧宇中。鸡人将报晓,珂马想因风。

待旦怀无逸,衣宵惕有终。求贤四门辟,望道百王同。

签响螭阶玉,钟鸣虬箭铜。昌言谁告我,藉以启蒙冲。

念奴娇 其五 西湖和人韵

辛弃疾辛弃疾 〔宋代〕

晚风吹雨,战新荷、声乱明珠苍璧。谁把香奁收宝镜,云锦红涵湖碧。

飞鸟翻空,游鱼吹浪,惯趁笙歌席。坐中豪气,看公一饮千石。

遥想处士风流,鹤随人去,老作飞仙伯。茅舍疏篱今在否,松竹已非畴昔。

欲说当年,望湖楼下,水与云宽窄。醉中休问,断肠桃叶消息。

送惠懃上人

梅尧臣梅尧臣 〔宋代〕

遽告我行何所之,东南尔土尔自知。
山水佛事不暇说,去何速兮来何为。
公卿贵人见尔喜,为尔买屋丐尔资。
王城幸可乐岁月,野鹤终是思陂池。
去去云霞不容侣,却应来此如前时。

岳忠弄祠三首

袁甫袁甫 〔宋代〕

儿时曾住练江头,长老频频说岳侯。
手握天戈能决胜,心轻人爵祗寻幽。
堪嗟爝火当时灭,谁信长川万古流。
机会莫言今到手,却愁无饭饱貔貅。

感皇恩·合浦未还珠

姬翼姬翼 〔元代〕

合浦未还珠,空捞赤水。蒿目蓬心两何济。纵令垂手,援溺孜孜为意。奈洪波浩汗、争沉底。槐里图勋,枕中得意。说与重玄淡无味。木鹅休放,三老归来沉醉。对晴波不用、云霞饵。

普说三转语颂出示众 其一

释月涧释月涧 〔宋代〕

拶到途穷路绝处,灼然命若一丝危。当机烧尾奔当火,那个鱼腾碧汉时。

© 2023 楼上诗词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