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 注释 译文

青门歌送东台张判官

岑参 岑参〔唐代〕

青门金锁平旦开,城头日出使车回。
青门柳枝正堪折,路傍一日几人别。
东出青门路不穷,驿楼官树灞陵东。
花扑征衣看似绣,云随去马色疑骢。
胡姬酒垆日未午,丝绳玉缸酒如乳。
灞头落花没马蹄,昨夜微雨花成泥。
黄鹂翅湿飞转低,关东尺书醉懒题。
须臾望君不可见,扬鞭飞鞚疾如箭。
借问使乎何时来,莫作东飞伯劳西飞燕。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天色已明城门已经开启,日出城头友人就要离去。
柳枝青青人们正可攀折,一日之间路旁几人别离。
道路遥遥东望没有尽头,灞陵东去连着大树驿楼;
云影照着坐骑色如骢马,落花扑向衣服好似花绣。
路旁胡姬酒家遥遥在望,酒店宴送友人天色未晌。
条条丝绳拴着只只酒坛,好酒装满玉缸色如乳浆。
灞陵道上落花淹没马路,和着夜来微雨踏成香泥。
黄鹂翅儿潮湿低低飞过,关东故友书信醉后懒题。
友人登程东去已望不见,扬鞭策马飞驰快似利箭;
借问为友此去何时再来,莫作东飞伯劳西飞之燕!

注释
青门:即青绮门,汉长安东面三门之一。东台:即东都留台。唐时除在京都长安设御史台外,于洛阳又有东都留台。张判官:生平未详。判官,节度、观察和防御等使的僚属。
金锁:指城门上的铜锁。平旦,天亮。
使车回:来京出使的车要回还。使车,出使人乘的车。
驿(yì)楼:指驿站。官树:古时驿道为官府所建,称官道,两旁的树称官树。灞(bà)陵:长安东有灞桥,附近有汉文帝刘恒的陵墓,称灞陵,古人常在这里折柳送别。
征衣:远行人所穿的衣服。绣:一语双关,暗指张判官在御史台供职。
骢(cōng):淡青色马。此处隐指“骢马御史”,《后汉书·桓典传》载,桓典任侍御史时,常骑骢马,官宦畏之,京师有语曰:“且行且止,避骢马御史。”
胡姬:胡人妇女。姬,古时对妇女的美称,也用为美女之称。垆(lú):旧时酒店里安放酒瓮的土台子,亦指酒店。
丝绳:指提酒坛的丝绳。玉缸(gāng):指酒缸。酒如乳:说酒色纯,味香,即好酒。
灞头:即灞陵。
花成泥:花落地上,被踏成泥土。
关东:潼关以东,指洛阳一带。尺书:指书信。
须臾:一会儿。
飞鞚(kòng):指飞马。鞚,有嚼口的马笼头,指马。
伯劳:鸣禽。▲

创作背景

  据《岑诗系年》,这首诗作于乾元年间(765~766),时岑参任右补阙。作者在一个春日里,于青绮门送别张氏判官而作此诗。

赏析

  这是一首歌行体的送别诗,描写的是日常生活中友人之间送别的一个场面,在一个优美的春日的早晨,诗人送友人到城门之外,在酒店饯别,依依不合送友人离去。

  诗的一开头就点明即将分别和送别的时间,从“青门”写起以照应题目。“城头日出”,看得出天气的晴朗,从中可以感觉到诗人心情的开朗,从而提示了全诗的基调。然而既为离别。就不免有留恋之情,这一点在诗的三、四两句所勾划的景物中含蓄地透露出来。“青门柳枝”“几人别”对诗人送别起了很好的陪衬作用。

  诗的次四句先写步出青门后所见,瞻望前路,遥遥无尽,“路”是景物的中心,与“官树”、“驿楼”一路烘托旅途气氛,隐隐流露出惆怅不舍。然后设想友人登程后情景:“花扑征衣看似绣,云随去马色疑骢”,这两句既以自然美景与远行之人相联系,勾划出一幅十分优美的春日行旅图,而又暗示张判官供职御史台的身份,是一种巧妙的双关笔法。而“花扑”、“云随”又都以物的有倩,衬托了人的不舍。

  诗的又四句写酒店饯别。“日未午”与上文“城头日出”联系,看出时间的推移,也从中反映出诗人的挽留。对酒店宴饮场面并未正面细致描写,只用“丝绳”、“玉缸”和“如乳”的美酒来侧写,后文用一“醉”字加以呼应,可见此次宴别宾主都很尽兴。紧接着四句仍以酒店为基点落笔,写饮酒时所见:宾主在酒家畅饮,窗外落花满地,和春夜来微雨被踏成花泥,黄鹂在翩翩低飞,春日美景,烘托着人们的兴致。一个“醉”字,而且醉到书信懒题的程度,可见虽为惜别,而宾主豪兴不减。这一节宴别场面仅用景物来侧写,用笔极含蓄而意境极优美。

  诗的最后四句写醉后送友登程。“望君不可见”而用“须臾”,故友离去而用“疾如箭”,在诗人感觉中,友人走得太快了,透露出不忍便别;而酒后便扬鞭飞马离去,也可看到友人奔波国事的豪迈姿态。结尾用古乐府歇辞“东飞伯劳西飞燕”的成句,贴切地表现出故人深情。

  这首诗写送别,着重写送别的环境,意境十分优美,诗人的心情与诗中的环境一样是开朗而明快的。全诗共十八句,六次换韵,又间用偶句,显得流畅而婉转。▲

岑参

岑参

岑参(718年?-769年?),荆州江陵(今湖北江陵县)人或南阳棘阳(今河南南阳市)人,唐代诗人,与高适并称“高岑”。天宝三载(744年),岑参进士及第,守选三年后获授右内率府兵曹参军,后两次从军边塞,先任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掌书记,后在天宝末年任安西北庭节度使封常清幕府判官。唐代宗时,岑参曾任嘉州(今四川乐山市)刺史,故世称“岑嘉州”。约大历四年(769年)秋冬之际,岑参卒于成都,享年约五十二岁(51周岁)。文学创作方面,岑参工诗,长于七言歌行,对边塞风光,军旅生活,以及异域的文化风俗有亲切的感受,边塞诗尤多佳作。 

猜您喜欢

题李偁推官颐斋

晁补之晁补之 〔宋代〕

无舍灵龟观朵颐,自求口实君自知。
谁为此者君名之,其说不烦求我诗。
君家严君业夔伊,虎视耽耽雄四夷。
四方是维天子毗,汶阳一室大泽陂。
我往受业拜门垂,闻公一语洗然奇。
我归瞠若安可追,君才固是麒麟儿。
幼读父书壮思施,不卑小官乃吾师。
况有内乐潜天倪,荒城无人谁过之。
面城筑室兹逶迤,去年秋雨河股移。
百草不生苔拥基,蚁子缘础螾粪泥。
夜眠不稳忧为池,今年闰早春气迟。
墙根隙地稍可埤,初植防风种黄耆。
莱州石鼎青琉璃,地垆宿火风鸣枝。
对君长语清未疲,外轻内顺生理宜。
问从何得聊我治,眉州夫子言可规。
麻田处士术安期,今之崇丘历九疑。
见人不语下臂驰,遁逃乎阴食蛤梨。
君何伧囊不往随,与访汗漫还无时。
还无时,我何适,北山之南南山北。

笑庵两和前韵复作二绝 其二

周紫芝周紫芝 〔宋代〕

新诗时出笑谈中,清似松江夜雨风。邂逅碧云来入句,老夫真欲愧辽东。

戊寅三月十一日为桑麦说苦

陈著陈著 〔宋代〕

一年景象在春光,底事今年春反常。
四十日来无点雨,二三月里却多霜。
麦苗病燥饭亏料,桑叶死寒蚕绝粮。
天下苍生不堪命,但看人事即阴阳。

酹江月

舒頔舒頔 〔元代〕

三槐氏胄,早荣升大府,展施才调。应欲濡须兵革后,几度愁纡怀抱。

剪烛寒更,催科春晚,诸事安排了。簿书丛里,辛勤说与谁道。

遥想淝水西边,三贤堂古,孝肃名偏好。为我瓣香先致敬,耿耿寸心相照。

赞画侯藩,趋承相府,指日登枢要。不堪离别,一尊聊为倾倒。

方公说通直见示与小子京和答棋诗四篇因次本

苏颂苏颂 〔宋代〕

思涌如倾潮汐池,才高早契圣明知。
省中一语开天意,江表三年得吏师。
通旧辱投文举刺,可人欣对费袆棋。
更观丽句贻初学,岂谢韩公荐士诗。

九日独酌三首

苏辙苏辙 〔宋代〕

平昔交游今几人,後生谁复款吾门。
茅檐适性轻华屋,黍酒忘形敌上樽。
东圃旋移花百本,西轩恨斫竹千根。
舍南赖有凌云柏,父老经过说二孙。

西蜀泉上人久留中都三首

曾丰曾丰 〔宋代〕

担水人家旦过寮,骑牛来看浙江潮。
相逢便说三生话,不管人言舌太饶。

和谢惠计院二首

吴潜吴潜 〔宋代〕

插种如云四月头,代他田畯阅耕畴。
意行不敢烦君重,诗到偏能写我忧。
占谷喜看连岁熟,丽琛闻说十分收。
各家官事随宜了,尊酒相过莫外求。

不寝二首

刘克庄刘克庄 〔宋代〕

三杯攻散愁肠易,百岁频开笑口难。
谁与南柯太守说,黄粱未熟且追欢。

踏莎行•将游岭南却寄

彭孙遹彭孙遹 〔清代〕

荔子香寒,珠官色冷,绿溪雨暗桄榔影。枉将泪眼望南云,梦魂不渡梅花岭。

翠羽双飞,素馨千顷。此方仍是繁华境。仙梅开日是来时,一枝归把相思赠。

© 2023 楼上诗词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