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禹锡〔唐代〕
刘禹锡
刘禹锡(772年~842年),字梦得,籍贯河南洛阳,生于河南郑州荥阳,自述“家本荥上,籍占洛阳” ,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唐朝时期大臣、文学家、哲学家,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赠韩拙堂
袁甫 〔宋代〕
送十三郎赴尉汉阳二首
曹彦约 〔宋代〕
宜阳
陶弼 〔宋代〕
偈颂五十一首 其二十七
释道冲 〔宋代〕
坐断十方国土,天上天下独尊底,一步也行不得。
口吞三世诸佛,世出世间俱透底,一句也说不得。
堪与衲僧为轨则。普化何似一头驴,临济未是白拈贼。
灵济桥语
释印肃 〔宋代〕
州将和丁内翰寄题延州龙图新开柳湖五阕
宋祁 〔宋代〕
苦热和袁应祥用韦苏州乔木生夏凉流云吐华月
郭印 〔宋代〕
和高与权
戴复古 〔宋代〕
霜天晓角·旅兴
辛弃疾 〔宋代〕
巫山一段云 潇湘八景 平沙落雁
李齐贤 〔元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