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禹锡〔唐代〕
刘禹锡
刘禹锡(772年~842年),字梦得,籍贯河南洛阳,生于河南郑州荥阳,自述“家本荥上,籍占洛阳” ,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唐朝时期大臣、文学家、哲学家,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江村村外有野水一湾就看秋色
茅元仪 〔明代〕
送了义上人还普陀
佘翔 〔明代〕
云中开宝刹,碧海信浮槎。一火空尘劫,诸天护法华。
随缘飞片锡,发愿礼三花。从此皈依处,禅心定洛迦。
赠蓝琴士三首
白玉蟾 〔宋代〕
次韵王监叔
陈著 〔宋代〕
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
释正觉 〔宋代〕
送小师淳真参雪窦
释普度 〔宋代〕
扬州慢·琼花
郑觉齐 〔宋代〕
留别王状元二十四韵
喻良能 〔宋代〕
玉楼春 寿何平章
刘敏中 〔元代〕
泰山高压群山小。齐鲁百城青未了。岂知山更有聪山,暂出雨云周八表。
说山才说聪山好。便觉泰山功烈少。聪山天要慰苍生,山不可移人不老。
代柬答合淝苏刑曹兼呈淮西帅同年赵宝谟二首
刘宰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