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唐代〕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宫词(七首)
洪贯 〔明代〕
邑大夫范丈宠示广陵余事泠然诵之历历惨恻如
林亦之 〔宋代〕
送信讲师
陆文圭 〔元代〕
暮春四首 其二
陆游 〔宋代〕
辛夷海棠俱作尘,鲚鱼莼菜亦尝新。一声布谷便无说,红药虽开不属春。
追和东坡先生亲笔陈季常见过三首
方回 〔元代〕
阆州新井县丰山镇慈光院殿柱有咸平三年寇莱
王灼 〔宋代〕
题饶州酒务厅屏
刘季孙 〔宋代〕
解剡孝嘉道中答溪民群来遮轿问新知县如何二
陈著 〔宋代〕
送周礼侍赴召
赵蕃 〔宋代〕
题画四首
唐寅 〔明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