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琼

贝琼

贝琼(1314~1379)初名阙,字廷臣,一字廷琚、仲琚,又字廷珍,别号清江。约生于元成宗大德初,卒于明太祖洪武十二年,年八十余岁。贝琼从杨维桢学诗,取其长而去其短;其诗论推崇盛唐而不取法宋代熙宁、元丰诸家。文章冲融和雅,诗风温厚之中自然高秀,足以领袖一时。著有《中星考》、《清江贝先生集》、《清江稿》、《云间集》等。 

生平

  贝琼曾祖贝珪,宋理宗时由苏州徙崇德(今浙江桐乡),筑室语儿溪上,遂为史山。史山即殳山(今属浙江海宁双山乡)。贝琼约生于元成宗大德初,卒于明太祖洪武十二年,年八十余岁。少年时即颖悟,性坦率,不修边幅而笃志好学,博通经史百家。师事同乡黄次山、会稽杨维桢。元末世乱,隐居教授,往来于华亭(今江苏松江)、海昌(今浙江海宁)间,生徒云集。又曾主教幽湖(今桐乡濮院)朱显道家。48岁时始领乡荐,游京师,作《真真曲》,由此知名。时张士诚据平江(今苏州市),贝琼隐居殳山,累征不就。

  明洪武三年(1370),举明经,召修《元史》。同官李敏卿等称其叙事直而不徇。史成,受赐归乡。洪武五年,奉命出任浙江乡试官。次年,任国子助教,后改作中都国子监,教授勋臣子弟。与张美和、聂铉齐名,时称“成均三助”。曾叹古乐衰废,堂堂成均(官设学校),徒具其名,作《大韶赋》以寄感慨。在史馆,与金华宋景濂相友善,凡有著作,常互相推让。及景濂为司业,建议祀伏羲、神农、黄帝、尧、舜、禹、汤、文、武于天子之学。太祖拒不采用,而当时犹有赞同者,琼乃作《释奠》以解辩之,赢得识者之赞赏。其坚持正道,大多类此。洪武十一年,致仕归。翌年,卒于家,葬于语儿乡。

  贝琼有子5人,大多有文名。次子贝翱字秀翔,能诗,著有《平淡集》。▲

籍贯研究

  明潘廷章《硖川图志》载:殳山又作芟山,西山之西北六里,高二十余丈,周七里,桐辖也。《桐邑志》曰:殳山,因殳仙而得名。殳仙名基,得导引术入千金乡,相传宋时人,登此山数年,跌坐而化……其地历史,据《石泾小志》载:“汉代为由拳县西南境,三国(吴)后改属嘉兴,五代(后晋)时又改属崇德,明代宣德五年(1430)后划归桐乡。至1950年,殳山又划归海宁双山乡。

  从贝琼的诗可以看出,他可能就是海宁当时的殳山人,有《殳山隐居诗》为证:病客从教懒出村,两山一月雨昏昏。野花作雪都辞树,溪水如云欲到门。无复元戎喧鼓吹,试从田父牧鸡豚。来青处士时相过,犹是平原旧子孙。”

  光看此诗还不足以说明问题,殳山山麓有他的故宅与来青堂主陆容的遗址。殳山位于硖石镇双山村,分为东殳山和西殳山,东殳山也称史山。所《硖石图志》记载:“殳山在西山之西六里,高二十余丈,周七里,桐辖也。”桐邑志曰:“因殳仙而得名。殳仙名基,得导引术入千金乡。相传宋时人,登此山数年,趺坐而化,其徒收瘗惟巾氅云。”殳山上名胜古迹很多,据《桐乡县志》记载:“山上有潮音庵,又有殳仙石、铜棺冢、洗药池、炼丹台、藏兵坞、小赤壁、一滴泉、公主墓诸胜迹,山麓有明初贝清江故宅及陆容来青堂遗址。”1950年,桐乡县屠甸区殳山乡的七个村并入海宁县。20世纪80年代,已将殳山改为公墓。

  殳山原属桐乡,后改归为海宁。故说贝琼是桐乡人也没错,说他是海宁人更是没错。现殳山归属海宁的双山乡,那贝琼自然就是海宁人了。另外,他还写了《游殳山诗》:

  神人夜割蓬莱股,苍然尚作青狮舞。殳基得道此飞腾,烟火千家自城坞。前年盗起官军下,存者如星绕四五。我来欲置读书床,出入未愁穿猛虎。山寒月黑无人声,夹道长松作风雨。”

  从诗句来看,贝琼确实曾在殳山隐居。▲

作者《贝琼》的诗文

题诚道原潇湘八景 其七 远浦归帆

贝琼贝琼 〔元代〕

楚客发天际,扬帆入三湘。回首青山远,忽已过涔阳。

晚树何历历,归思浩茫茫。永愧波上鸥,渔父共相忘。

次韵荅王蕴德纪善雨中见寄

贝琼贝琼 〔元代〕

老夫三月不出门,懒性有如嵇叔夜。圣明遇物先采擢,枯槁于时亦沾洒。

病驹只合中野弃,寒雀宁思上林下。印常不启信官间,书亦慵耽从容假。

淮南六月如早秋,未脱吴绫颇相讶。白雨三更沧海立,黄河一道青天泻。

池翻红艳落莲衣,石长绿文成藻藉。姑恶时鸣父老忧,鬼车夜过儿童怕。

空怀南苍人相远,岂有东家马堪借。百钱沽酒愧瓶空,斗米如珠抱衾卖。

已惭不作子虚赋,尚托端居广文舍。隐几南窗亦自高,驱车九陌知谁暇。

识字终非杨子博,题诗误许曹刘亚。但觅丹砂苦未成,久知白发那能化。

两峰绝境可诛茅,何处良田足甘蔗。赤城仙子玉符孙,双璧今倾凤台价。

楚筵设醴未应忘,齐门鼓瑟空遭骂。时看新学气如虹,病送残年肉销胯。

投劾终当去石门,日斜田父茅檐话。

四月十日儿子翱来凤阳留一月遣归因令早营草

贝琼贝琼 〔元代〕

老病不得归,独处长戚戚。
二子江南来,眼暗初未识。
生常戒垂堂,肌肉如雪白。
一月长途间,海风吹尽黑。
买酒为相劳,问答向中夕。
迢迢汉阳簿,春来断消息。
阿宣在母旁,颇知工翰墨。
艰难且拨弃,顿使沈忧释。
所愧无定居,百岁半为客。
经营须及早,尚爱龙湫僻。
况近读书台,云销四山碧。
泉深出丹砂,地冷多琥珀。
既非匡世资,庶遂陶阮逸。
良辰戒僮仆,匆匆又南北。
五月方郁蒸,日气成霞赤。
出入非所宜,川陆慎所历。
惜别岂无泪,向汝难再滴。
秋江有鲈鱼,当挂吴淞席。

梦游秦望山歌送客归越中

贝琼贝琼 〔元代〕

秦望何崔嵬,削如青莲开。下临七十二湖之浩荡,上接三十六洞之萦回。

梦中夜渡浙江水,轻如鹤背乘风来。欲求轩辕上天处,白云尚锁烧丹台。

徒知有弱水,安可睹蓬莱。但闻松声万壑兮,夹飞湍之喧豗。

赤日惨淡而无色,复殷殷之雄雷。踰千盘兮历百折,香炉玉笥左右列。

山中二女问何迟,桃花落尽燕支雪。金鸡三叫失所在,惟想参差白银之观阙。

龙绡寄别泪,三载犹未灭。有美一人兮佩珊珊,昨游吴门复东还。

余愿从而上下兮,叫安期于云间。回首隔千里,可望不可攀。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己酉端午

贝琼贝琼 〔元代〕

风雨端阳生晦冥,汨罗无处吊英灵。
海榴花发应相笑,无酒渊明亦独醒。

云间见李克敏将归吴陵作诗为别

贝琼贝琼 〔元代〕

与子西东二十霜,尚思年少醉钱唐。人间日月如行客,马首山川忽异方。

历历早莺初变语,翩翩归雁未成行。明朝陌上重分袂,更尽吴姬酒一觞。

次韵杨鸣鹤游紫微山一首用章孝标韵

贝琼贝琼 〔元代〕

金刹藤萝外,通人一径微。天风铁凤语,海雨墨龙飞。

水落仙翁井,云收玉女衣。东楼曾玩月,夜挟彩鸾归。

瑞莲 其二

贝琼贝琼 〔元代〕

秋水嘉莲瑞一门,初花惊见出同根。美珠汉女无留迹,鼓瑟相灵有返魂。

相府昔年曾制曲,仙家今日重开樽。合欢何限风流意,怨绿愁红谩自繁。

临川饶孟持所居西轩有先大父所植杏一株今百年矣幸不剪于兵火因筑亭于旁名杏庭云宋景濂作赋予赋诗

贝琼贝琼 〔元代〕

结构非壮丽,可以乐晨昏。仰荫百年树,深蟠千岁根。

粲粲朱葩敷,离离青子繁。秀出风烟表,润含雨露痕。

戎马方纵横,境内悉崩奔。桃李摧为薪,荆棘翳高门。

荣华谅难恃,尚见文献存。未拟匡山田,讵论曲江园。

读书弦素琴,命客置芳尊。永言益封植,祖德慎无谖。

题诚道原潇湘八景 其六 山市晴岚

贝琼贝琼 〔元代〕

山光洗新黛,好雨不崇朝。日迟蒙薄雾,天近霭微霄。

茅茨犹隐约,金翠郁岧峣。前峰恐无路,有客度危桥。

© 2023 楼上诗词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